林黛玉写的关于秋的诗是什么?( 五 )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问秋屏移泪烛 。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
谁家秋院无风人,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耐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
林黛玉: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毯 。飘泊
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
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题帕
眼空蓄泪泪空垂 暗洒闲抛更向谁
尺幅鲛绡劳惠赠 为君那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 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 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诗词林黛玉的诗词例如:
1、《葬花吟》
《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 。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
2、《秋窗风雨夕》
《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 。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 。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 。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 。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 。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
3、《桃花行》
《桃花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古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后多有仿写作品 。这首诗以非常低沉的笔调,通过鲜艳明媚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人多方映衬、反复对比,塑造了一个孤独、忧愁、哀怨、伤感的少女形象 。
这首诗是作者对命薄如桃花的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 。作者用强烈的对比写法描述自己的痛苦,经过多次换韵,抒发的情感也随着文字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是由一个花人相映过渡到花人交融,达到景为情设、情为景触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气呵成达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 。
4、《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 。以蘅芜君、潇湘妃子、怡红公子、枕霞旧友为主要做诗人所做 。其诗昭示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进一步将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为后文蓄势,做下铺垫 。
5、《菊花诗》
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 。出题者使用一个实字,一个虚字来命题,即菊字为实,另一字为虚,共做题十二道,即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 。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 。限用七律,不限韵脚 。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
6、《唐多令·柳絮》
《唐多令·柳絮》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词,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 。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 。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 。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 。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 。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 。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 。
7、《杏帘在望》
《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元春省亲令大家作诗时林黛玉代贾宝玉所作,格调自然熟练,纤巧而不露堆砌生硬,具有黛玉诗歌的个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