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写法怎么样?( 四 )


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 。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 。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
三、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铺垫,孕伏新知,设疑导新 。
(1)让学生看图,听录音,从本班具体捐款的事实中算出本班捐款的情况,产生下列三道连加的算式:
2十2十2=6
3+3+3+3=12
5+5+5+5+5+5=30
(2)师:刚才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
从中揭示知识生长点,为认识乘法作知识迁移 。
(3)导新: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2.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从而揭示学习目标 。这样,既增强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写法怎么样?


通过直观,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
具体采用以下模式: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写法怎么样?】动手操作、叙述图意(感知阶段)——列加法算式,观察说出加数的特点(建立表象)——写出乘法算式(形成新的概念) 。
(1)师生共同摆红花,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
(3)学生看图说图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
(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 。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2+2=6 2×3=6
3+3+3+3=12 3×4=12
4+4+4+4+4=20 4×5=20
(1)让学生看一看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让学生比一比这两种算式,哪一种比较简便?
(3)让学生说一说"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个结论 。
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 。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
(三)分层导练,巩固新知
1.做课本Pll0“做一做”的第1题 。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
2×6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
4×3 3×4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上面这组生动有趣的有梯度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