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必备古诗词重点词句(12)


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四)《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 。
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 。
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
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 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
理解背诵:
■(五)《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
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
(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 。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 。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的 。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
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水流湍急;春冬景色——清荣峻茂;三峡的秋天——寂静、凄凉 。
■(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一、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 。(2)人生感慨 。(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
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 。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
八、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九、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十、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
八年级下册■(七)马说韩愈
■(八)《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
1、文学常识、作者 明朝著名文学家 宋濂
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 。衣着:破旧不能御寒 。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
(2)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能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 。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
(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