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泰戈尔诗词 泰戈尔诗集赏析

1、《仿 佛》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
在我玩具上回旋 ,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 
所哼的那些歌调 。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 
外望悠远的蓝天 , 
我仿佛觉得 , 
母亲凝住我的目光 , 
布满了整个天空 。
赏析:
人类对母亲最原始的记忆来源于襁褓时期 , 那些幼儿时期的感触逐渐被时光模糊 , 最终留下的是一些不确切却无比真实的温暖 , 那是身为孩子的我们对这世界的第一印象 , 那是母亲 , 是我们的整个世界 。
泰戈尔13岁丧母 , 对母亲的记忆也早已变得模糊 , 正因如此在他的这首诗里 , 反复说着“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对母亲的记忆却又在模糊中升起温情 , 可能不记得她的样子 , 但永远都不会忘记她的温暖 。
泰戈尔的诗句仿佛有把时光放缓的力量 , 空气中浮动着的合欢花香、回旋的玩具、哼唱的歌谣 , 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下来 , 让人忍不住把呼吸都放缓 , 生怕惊动此刻陷入回忆中的诗人 。他把庙殿里吹来的馨香比做母亲的气息 , 一样的具有包容与爱的味道 。
母亲凝望他的目光则布满了整片蓝天 , 宽宏又让人心安 。在它们的周遭 , 就像是在母亲的怀抱里 , 让人留恋又安详 。诗人在诗中虽然没有描摹母亲具体的样子 , 却又写出了普天之下所有母亲的模样 。最温柔是她 , 安抚着一个个幼小的心灵;最宽广也是她 , 毫无保留地接受着你的一切 。
赏析泰戈尔诗词 泰戈尔诗集赏析

2、《他的路》
从清晨到黄昏
他们负着种种使命匆匆赶路;
而我独个儿坐在路旁 , 
捡着蒺藜荆棘 , 
从清晨到黄昏 。
他会在这条路上经过 , 
而我就在等他;
蒺藜荆棘刺伤他的脚 , 
他浑身上下都是灰尘 , 
而我害羞得要命 , 
从清晨到黄昏 。
赏析: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他的路》中 , 不停地吟唱“从清晨到黄昏”的期盼和等待 。哪怕“他们负着种种使命匆匆赶路” , 也要“独个儿坐在路旁” 。他深知“他会在这条路上经过” , 他还要在路上“捡着蒺藜荆棘” , 因为害怕刺伤了他 。表现出诗人对爱情非常地执着与怜惜 。
进而诗人笔锋一转 , 想到他爱着的人风雨兼程 , 不畏辛劳 , 而自己却守在路旁 , 倍感羞愧 。诗人在自责中 , 使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这是十分崇高的精神境界 。同时 , 这首诗还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不仅对爱的执着是这样 , 对生活、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 , 同样也应是这样 。
3、《榕树》
喂 , 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 , 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 , 就象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 , 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 , 汲了满罐的水去 , 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 , 好象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 , 好象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 。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 , 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 , 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 。
他想做风 , 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 , 在水面上 , 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到一只鸟儿 , 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 , 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
赏析:
在这首诗中 , 榕树成了那孩子的朋友 。诗人运用第二人称 , 生动描写那孩子对一棵高大的榕树的沉思和幻想 。
“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 , “池边”是写榕树生长的位置 , 为下文进一步对话伏笔 。“蓬头”是状榕树的形态 。榕树 , 常绿乔木 , 树干分枝多 , 有气根 , 树冠大 。它生长在热带地方 , 在印度是一种常见乔木 。在文学作品中 , 榕树往往是故乡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