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诗词 关于明清的诗词( 二 )


元曲有“春风再到人何在?桃花又不见开 。”这与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物全非,连聊以追思的桃花都不复存在,悲夫?哀夫?深深哀叹,旧爱不返,只能自蓄辛酸 。无怪乎《十二月过尧民歌》中唱到: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飞絮杨柳,却留不住郎君;桃花拂面,带来忧雨愁云 。独守空闺的愁闷恰恰寄寓于春天的桃红绿柳中,乐景与哀情相交映,更显其哀 。同样地,另一边厢,芙蓉已尽,却依旧不见君归来 。“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 。”夏日亭亭而立的芙蓉俨然成为一种等待与期盼的象征,诠释着兰芳枉待的悲凄 。“风不定,人初静,明月落红应满径 。”张先在《天仙子》里借小院落花表现伤春之心态,而晏殊亦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之句讲诉忧愁的无法排遣 。其实,落红纷纷,逝去的岂止是鲜花的娇艳明媚,还有人生的青春岁月 。院门深锁着的不仅是落红,还有一颗迟暮之心,心在门内,即闷,闷极无聊,才临老伤春 。
五彩缤纷的背后,原来都有着不同的泪水与寂寞 。
2.鸟同愁
花既婉约,鸟更多情,泣血的杜鹃,缠绵的鸳鸯,纷纷传递着阴郁时候的心语 。
“杜鹃啼血猿哀鸣 。”乐天以一杜鹃鸟,写出被贬的悲哀与无奈 。刘长卿写道“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此栖迟”就是指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那般惶恐不安的生活,暗喻了贾谊的侘傺失意,作者迁谪的痛苦也因此展现 。
如果说被谪是一种悲哀,那么寄人篱下则更多是无奈 。“主人爱客,寻常迎送,鹦鹉在金笼 。”鹦鹉学舌于金笼,显然是寄人篱下,其辛酸自不待言 。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还有“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 。”鹧鸪在古诗词中一直充当着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前朝旧事纵然风光,如今却已成明日黄花,只能透过鹧鸪声声抒发那份感伤与凄凉 。
燕语莺歌,不尽是欢愉,或许还隐藏着深深的失落与叹息 。
3.月共哀
《红楼梦》里有一经典的名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诗魂冷月,可见月亮在国人,尤其在诗人心目中的比重,月与人事,有着无以开解的情结 。
《琵琶行》中几次以月亮显忧愁 。“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皎洁的秋月与瑟瑟西风,恰恰透出一种难言的凄凉 。愈是明朗的月亮,愈会勾起无法团圆的哀思 。
对月长叹的又岂止乐天居士一人?柳永的两首词——堪称别离词之双璧——《雨霖
铃》和《采莲令》均以月亮为景 。“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月影临江,照尽离人泪 。惨淡的月色,使心情更为黯然 。夜空的明月宛然是凄清的代表,徒使野客添愁 。
星有万千相辉映,月却无伴自飘零 。孤单的月亮往往会引起寂寞人的愁绪 。“月沉时一般孤零 。”轻轻一句,就写出那一份孤单与顾影自怜的怨恨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月也孤单,人也孤单,几句吟唱,一番对比,女主人公的辛酸便跃然纸上 。真是梓泽余哀,默默诉凭冷月 。
4.雨俱怨
纷纷点点的雨水也许很像女子面上的眼泪 。《长恨歌》就用“一枝梨花春带雨”来描述杨玉环的面带泪痕 。或许正因为如此,敲窗的细雨,才凝结着无数人怨绪愁肠 。
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之句 。细雨梧桐的凄凉,夹杂着身世飘零的伤感催断人肠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风”“雨”渲染了愁闷,寒冷的不仅是身,还有寂寞的灵魂 。辗转难眠之际,也许愁思一如百年夜雨,无休无止,绵绵不绝 。才有《春喜来》“独自寝,夜雨百年心”之句 。
“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之愁 。”柳永把忧愁写成像云雨一样翻江倒海,足以见怨之深,恨之切 。
临风洒泪,点滴细雨共泪水齐飞 。风雨夹杂的叹息或许还会继续下去……
花鸟鱼虫,风雨雪月,自然之景何止千千万万,也许还有更多的东西寄托着人们的声声叹息……
生命有了不能言说的痛,光靠叹息有岂能尽抒心意?只能重重诉说,让飘零的命运铸就那些刻骨铭心的文字 。
二、人生命运重重诉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向来蕴涵着多姿多彩的主题,有的是缠绵悱恻的艳情之作,有的是壮烈激怀的爱国之作,有的是郁郁寡欢的叹世之作,有的是看破世情的感伤之作,还有,还有……我感于文人墨客中的咏叹人生、命运无常的作品,只因它们具有隽永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