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诗词 关于明清的诗词( 四 )


有用鸟表达爱情,当然也有用花草表达爱情,可谓多姿多彩 。
而他们所表达的也各不相同:在《孔雀东南飞》中“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就用“松柏”与“梧桐”所象征的东西比喻爱情的常青和永久 。
说到草,可能诗人认为草的地位比较低一些,表示的都带有一些怨恨:在《孔雀东南飞》中“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蒲苇”比喻爱情的忠贞没能长久保持 。而《诗经•邶风•谷风》中“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就用采撷葑菲取叶不取根比喻丈夫只取姿容,不取品德 。而花的比喻大多是相思之情与感慨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 。
3.明月喻贞
除了以上两大类表达方式的爱情,其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很多的 。如有月亮表达的爱情,欧阳修的《生查子》中提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中月亮就象征了爱情的幸福和永久 。而《赋得自君之出矣》中的月又别有一番景象“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中皎皎的明月又象征了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与忠贞专一 。
另外,出自典故的爱情的典故也不少,如李商隐的《锦瑟》,《马崽》和晏殊的《木兰花》都用典故表达作者对爱情的憧憬和对昔日爱情的怀念 。
既然有了相遇相识相知的甜蜜,就不能不夹带离别的痛苦 。因为每一次相逢,恰恰就是下一次离别的开端…………
四、远山依柳悠悠恨
俗语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说,又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理 。因而,生活中,常常有许多许多离别之事发生在我们身边 。从古到今,毫无例外 。那么,古人是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内心的那股离愁别绪呢?
1.杨柳送别
柳,是古人抒发离愁别绪的常用之物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送别的名曲中,诗人运用柳色来象征离别 。
柳永《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杨柳”;晏殊《蝶恋花》中“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的“杨柳”都象征着离别 。
2.花月寄情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 。——柳永《采莲令》以月亮的华辉为背景,渲染出别离的痛苦 。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刘长卿《送严士元》既写出日落去帆的景色;又暗带出了两个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 。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注和忧虑 。
“河桥风雨夜推篷”——《赠周歧风》 。“风雨”和“夜”的场景,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依依惜别的凄切心境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
“乱烟笼碧砌”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烟”形容夜烟弥漫,表达了诗人离别心情的迷乱 。
3.山水留痕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迢迢不断向前去的“春水”比喻作者的离愁,离家渐远,思念渐深 。
“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 。——韩缜《凤萧吟•芳草》,以“芳草”、“露珠”比喻泪水,哭泣相送远去的征轮 。
欧阳修的《诉衷情•画眉》“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中长”的“山水”;《诗经•邶风雄雉》的“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中的“雉”;《一剪梅》中的“红藕香残玉簟秋”,都象征着离别的人事或离别的感受 。
还有杜牧的《赠别》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作者借蜡烛的垂泪,来表现自己内心沉痛的离愁别绪 。只因为情深无边,临别不禁依依难舍 。这里是以蜡烛象征离别之情 。
……
到这里,我想你们应该对诗词中的离愁别绪有了一些了解了吧!
正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到那时便“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当分别之时,到痛苦之时,在流泪之时,不妨学学古人那样,作首诗,写首曲,来表达你的感情吧!
正因为有了那催断人肠的离别,才会有一份恒久的思念 。临风洒泪,吟出心底相思 。
五、秋风江水绵绵思
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在人头脑中总是有所反应的,而其中就属思念的“魅力”最大 。它的产生与爆发带给人力量:回味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古往今来,许多伟人、平凡的人都深深地体味到思念的甜酸苦辣 。而这种感觉,在我们小组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更是身同感受,诗中的意象更是突出了这一感情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