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布衣商圣 晋商鼻祖 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暴富的人 开中国商贸先河( 二 )


精养“五牸” 发展畜牧

猗顿经陶朱公指点迷津,心里豁然开朗 。他看到古郇大地南倚中条山,北枕峨嵋岭,山下是盐池,中带涑水,土地肥沃,水草茂盛,正是一个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王国,便毫不犹豫地从老家接来老婆孩子,在王寮村西泽滩搭起草棚,安起家来,开始他的畜牧计划 。
“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猗顿深知陶朱公这话的内涵 。但对一个手无分文的穷儒来说,谈何容易!休说“五牸”,就是“一牸”,又从何而来?但猗顿是个内心刚毅、志存高远的人 。只要识破迷津,看到希望,哪怕有天大的困难,他也会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拼搏的 。
“五母”之中,有大有小,有贵有贱 。猗顿决定先从买小的、贱的入手,由一到二,由三到四,逐步实现“五母”俱全 。为先买来“一母”,他下到盐池,担盐晒卤,赚来苦力钱,先买母鸡,随后再买母羊,因养鸡养羊均不缺饲料,出门遍地是青草,青草中不缺草籽和小虫,因此,鸡羊繁殖都很快 。
猗顿让家人照料羊群与鸡群,自己仍下盐池卖苦力赚钱,继而又买回了猪、牛、马等母畜 。“五母”逐渐齐全了,繁殖发展也就开始了 。人常说:“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 。”又说:“母羊生母羊,五年挤倒羊圈墙 。”没几年工夫,猗顿的牛、马、猪、羊、鸡便多了起来 。
随着畜牧业的兴盛壮大,远近越来越多的贫民前来投奔猗顿 。猗顿是来者不拒,尽力安置 。渐渐地,围绕着他的居住地形成了一个大村落,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猗顿城 。后因管理畜群的分工越来越细,为合理利用这众多的人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畜牧业 。
猗顿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又在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合理布置了许多个畜牧点,每一个畜牧点自然形成了一个村落 。猗顿派自己的儿子王寮、王景、王见分住在三个畜牧点上,与众人一起经营畜牧 。后来,这三个畜牧点便以他三个儿子的名字为村名 。王景、王见的村民称王寮的村民为“大哥村的人”,每年清明节给猗顿扫墓,“大哥村的人”不到场扫墓不能开始 。
猗顿是一个善于动脑子的人,更是一位致力于改革创新的人 。在畜牧业经营实践中,猗顿不断探索,不断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完整的饲养畜禽的珍贵经验 。猗顿曾编著有《箴言集》一书,内容分为“畜牸篇”、“畜禽篇”、“三园篇”、“制盐篇”、“交易篇”、“养生篇”六部分 。在“畜牸篇”中,他写道:“畜牸者,堪为好也,因留子以为种 。恶者更换,不失本利 。坐畜驹犊,怀子孕者,盛也!”其意是说,对母畜培育,择优留作种畜,对劣的、弱的更换,多养怀崽母畜才能兴旺发达 。同时,他还总结出“远交不宜近配”的方法,从外地选购回优良种畜,与本地的上等母畜交配,培育出更加健壮俊美的新一代畜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