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布衣商圣 晋商鼻祖 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暴富的人 开中国商贸先河( 五 )


运输道路开通了,车轮的滚滚声,驮铃的叮当声,日夜响彻运盐路上 。车拉马驮,一批又一批的运输队,源源不断地将池盐运往各地 。猗顿就这样边晒边运边销,经年不息 。运输队的路越走越远,盐的销路越来越广,所取得的经济利益自然也是难以估量的 。猗顿所经营的贩盐运输业,出现了继畜牧业空前发展后的又一高峰 。
时至今日,被人们称为当年猗顿运盐通往秦地的古老的“盐车路”,还逶迤不断地盘踞在王寮村南和古郇大地上 。试想,当年诸侯各霸一方,征战不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猗顿的池盐运输队如何能安全通行呢?民间传说猗顿是“圣人”,暗中有神灵保护,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会化险为夷 。
实则是,猗顿致富后,能广施仁义,急公奉饷,济贫扶困,因而处处受到官民的爱戴和拥护 。加之,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因此,虽处乱世中,猗顿的运输队却能通行无阻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曰:“猗顿用盐起 。”意思是说,货币交换从此兴起,经商是从贩盐开始的 。这就奠定了猗顿在中国商业史上的商祖地位 。
远通西域 经营珠宝
猗顿的池盐运输队是以运输为主的,但同时也是一支畜牧业的宣传队,还是一支珠宝的收购队 。这支池盐运输队所到之处,那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骡马,便成了猗地畜牧群的活标本,招人喜爱 。人们自然要询问猗地畜牧业的情况,于是猗地畜牧业便得到广泛的传播 。
各地耕田需要牛的,就来猗地选买大黄牛;运输缺骡的,就来猗地选取驮骡;驾车缺马的,就来猗地选买优种马;甚至屠宰业缺猪少羊的,也都来猗地选买猪羊 。因此,运输业的兴起,又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
池盐运输队的铃声越响越远,向西响遍秦地的城乡,又跨过秦的境界,通向西域 。那时的两域出产的各种各样的珍奇宝物,是内地少有的 。内地的池盐,也是他们难得的货物 。就这样,每次池盐运到西域,准能换回许许多多珍珠、玛瑙、玉石等 。珠宝见得多了,猗顿就成了珠宝鉴赏的权威,真的假的,优的劣的,一经猗顿过手,就会不差分毫 。
猗顿把源源不断地从西域各地带回的珠宝,经过鉴定分类,标明档次和价格进行交易 。这样,很自然地又在猗地开发了第三种经营业务——珠宝业 。猗顿既是珠宝业主,又是珠宝鉴赏家 。
珠宝业的出现,又把猗顿的社会声誉推向一个新高峰 。内地诸侯国中上层社会的贵族们找他鉴定珠宝,就连珠宝商在珠宝交易时也请他鉴定珠宝的真伪优劣 。汉朝刘安《淮南子·泛论训》云:“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唯猗顿不失真情 。”因此,各诸侯国的权贵们当时谁也不敢小看猗顿 。猗顿除富比王侯外,还真的与王侯们“分庭抗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