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顿:布衣商圣 晋商鼻祖 是古代历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暴富的人 开中国商贸先河( 三 )


在畜禽饲养方面,猗顿总结出“牛者顿足,马者夜饱,其壮也”,“羊行自饱,寒阳暑阴址”,“牸食之盐,壮也” 。对蛋鸡,则采用“斗米养千鸡”的办法,即将一斗米煮熟,发酵,拌水搅入杂草,以泥土封严,20天后打开,便会生出无数白胖胖的曲虫,人称“粪虫” 。此虫肉含大量的蛋白质,鸡最爱吃 。此法不仅降低了养鸡成本,而且在短时间内,鸡会增肉,多产蛋,蛋儿大,收益格外明显 。
在牛马群中,有个让猗顿甚为忧虑的现象,就是经常出现雄性牲畜互相咬斗的情况 。雄马之间,你咬我踢;雄牛当中,你顶它撞 。除了咬斗时双方都有伤残外,整个畜群也被扰得不能安宁 。为寻求解决的办法,猗顿广泛听取人们的意见 。有个饲养牲畜的人名叫尤智,向他建议说:“入宫的男子被割去睾丸,就可消除性欲,然后让这类人服侍后妃,便避免了性骚扰 。或许制伏这些雄性牲畜,也可用这办法 。”这话对猗顿很有启发 。
但割阉牲畜,在这之前并没有先例 。为慎重起见,他先从猪身上做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然后再在牛、马身上做试验 。凡经过割阉的牲畜,在畜群中,表现平静与安宁,同时,上膘快,有气力 。尤其是经过割阉的雄性骡马用在运输上,完全没有了未割阉时的那种暴躁,却又保持着雄性牲畜的健壮和耐力 。2000多年来,人们用割阉牲畜的方法,使牲畜服服帖帖地为人类服务 。
经猗顿培育的牲畜,个个膘肥体壮,生龙活虎 。特别是大黄牛,头颅硕肥,骨架高大,身躯壮实,毛色纯正,举步有力,使役轻快 。同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直到今天,晋南的大黄牛、高个子驴,仍然是闻名遐迩的 。
广植“三园” 垦荒种粮

在发展畜牧事业中,猗顿看到古郇这方天地除水泽草茂,可以放牧牲畜外,还有广阔荒芜的黄土地闲置着 。如果给予开发利用,既可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又可以安置流民,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于是,他又实施了另一个致富蓝图——组织民众,开荒种粮,广植“三园” 。
所谓“三园”,即桃园、杏园、桑园 。据说,当年桃园面积很大,占地27顷 。培育的桃树品种多达200种,其形状、色、泽、味各有千秋 。有早熟可赶上端午节的“五月鲜”,有晚熟的“八月桃”,有常见的白里透红的“美人醉”,还有纯色玉白的银杏桃和肉嫩多汁、甘甜清脆的“雪里红” 。可惜后来大都失传了,只留下400多亩的桃园遗址 。当地人们在清明节给猗顿扫墓时,总要折枝桃花插在古墓上,以此表达后人的怀念之情 。
杏园是猗顿最早栽培的,占地20顷 。杏园里的杏树后来遍植郇瑕大地 。峨嵋山、中条山的坡地上,片片杏林,一望无际 。所产鲜杏,品种多达30余种 。杏子个大,面光,色泽鲜艳,皮薄肉厚,核小而离,仁白甜脆,汁多味香,历来被誉为我国传统的营养佳品 。如今蒲州的伊杏、峨嵋岭上大小嶷山的嶷杏都是很有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