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1944年10月20日,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莱特湾海战爆发,此役几乎摧毁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全部主力,美国基本上取得了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而在取得莱特湾海战的胜利之后,美国开始进一步向日本本土逼近 。与对德战争一样,盟军仍然选择了对日本本土进行持续性战略轰炸以消耗日本的持续战争能力,加速对日战争进程 。除1945年8月6日和9日分别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之外,一个重要的人物和一种重要的武器在对日战略轰炸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柯蒂斯李梅将军和M69型燃烧弹 。所以对日持续性的战略轰炸也被称为“李梅火攻” 。
柯蒂斯李梅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美国空军四星上将,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略轰炸主要领导者 。
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1941年12月美国加入二战时李梅的军衔为陆军少校,1942年1月受命组建装备B-17“空中堡垒”轰炸机的305轰炸机大队(1942年9月编入美国第8航空队参与对德战略轰炸);1943年9月出任第8航空队第3轰炸航空师首任师长;1944年8月出任第20航空队第XXI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对日轰炸);1945年1月调任第20航空队第XX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对日轰炸);1947年6月出任美国欧洲空军司令部司令;1948年出任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1957年7月出任美国空军副参谋长;1961年出任美国空军参谋长;1965年2月退休 。
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1943年6月2日 正在向306轰炸机联队飞行员表示祝贺的李梅上校
1940年1月26日晋升陆军上尉
1941年3月21日晋升陆军少校
1942年1月23日晋升陆军中校
1942年6月17日晋升陆军上校
1943年9月28日晋升陆军准将
1944年3月3日晋升陆军少将
1948年1月26日晋升空军中将
1951年10月29日晋升空军上将
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1944年与第8航空队司令杜立特中将合影的李梅少将
其实从上面不难看出,李梅的晋升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1941年-1945年这一阶段 。1941年12月美国参战时李梅仅仅是陆军少校,但不到3年时间里就晋升为少将 。这种晋升速度当然与李梅的性格和作战战术有很大的关系 。在欧洲第8航空队期间,李梅创造过B17 “combat box”编队战术、“直线飞行战术”等有效的空中防御和精度轰炸战术 。作为指挥官,李梅亲自参与轰炸,包括施韦因富特、雷根斯堡穿梭轰炸,甚至到后来第8航空队禁止他参与作战 。这一系列举动是他在前线士兵中很有感召力 。有这么一段对他的评价:

他是将作战飞机变成杀人机器的天才 。在同伴们闲聊取乐时,他的脑海里却在想着硝烟弥漫的战场,考虑着眼前的危险,分析着行动的步骤,估量着面临的挑战 。李梅渴望战死沙场 。每次执行轰炸任务时,他都要亲自带队 。李梅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失败 。因此,他无情地训练着他的飞行员们,对其飞行要求极为严格 。


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1948年亲自驾驶C-47运输机参与柏林空运的李梅中将
当然,虽然李梅在二次世界大战战略轰炸中有着极大的贡献,但并没有晋升为空军五星上将 。从1951年李梅担任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起,曾经多次提议过李梅关于五星上将的晋级问题,但最终都被否决,至于理由:
在非战争时期任命这一级别的军官,将不可避免地意味着降低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如此殊荣的军官的级别 。
燃烧弹比较现代化的燃烧弹使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在日本侵华战争、苏联苏芬战争期间、德国不列颠空战也都广泛使用 。下图为苏联RRAB-3型集束式弹药,又被称为“莫洛托夫面包篮” 。弹长2.25米,直径0.9米,重量250公斤,可以填装包括燃烧弹、化学弹在内的各种子弹药种类 。1939年-1940年对芬兰冬季战争中用于城市轰炸 。
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RRAB-3型集束式弹药
其实包括美英等国在战争初期对燃烧弹深恶痛绝,因为这种弹药确实足够残忍,对非军事目标造成的破坏从人道上将是无法接受的 。当时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阿诺德将军曾经有这么一段话:
对军事目标进行高空精确轰炸,而对城市使用燃烧弹完全违反了“国家只能轰炸军事目标”的政策
美英等国一直奉行日间高空精确轰炸理论并严格按照这种思想进行教学 。但是,这种高空精确轰炸理论使盟军轰炸机在二战初期遭受巨大的损失,无论是遭受的打击还是轰炸的实际效果都达不到盟军最开始所期望的那样 。所以燃烧弹这个被盟军视为“残忍”的武器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