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有哪些?( 四 )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句子1.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历史悠久,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书法大体可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五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 西湖龙井,铁观音,中国的茶香就是清;女儿红、老白干,中国的酒就是醇 。中国文化五千年,传统美德万里传 。3. 太极清影武当山,少林神功少室练,峨眉刚劲柔中显,南来圣地佛山,功夫盛名远传 。留恋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 。功夫中华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4. 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宋扬名,一朵青花绽放,元瓷从此名久远 。斗彩五彩明渐起,惹一方妖艳 。清法郎色彩鲜,名扬中外瓷中冠 。无色传奇弥漫,中华瓷器名远 。5.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三分魏蜀吴,一统秦两汉 。华夏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奇迹的历史印记 。6. 国粹京剧美名扬,生旦净末各方长,抑扬顿挫声貌聚,小小舞台现沧桑 。中华戏曲一绝创,各地曲目更多样,人生犹如戏中人,你方唱罢我登场 。7. 中国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成为这世界上的一朵奇葩 。儒家思想遍天下,中国瓷器人人夸 。8. 中医在我国古代起源,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记载着国人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承载着人类医学发展的优良关念,愿中医发扬光大,渊源流长 。9. 古往今来我不怕,孔子文化传天下,全球掀起国学热,孔子学院中外建,国学精髓世界扬 。10.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 。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 。11. 要说民族文化,必说琴棋书画;妙在收心养性,培养独特文明;塑造人格保证,追求脱俗意境;民族传统之镜,折射博大精深 。12. 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漠北荒凉战场,英雄儿女久传扬,江南小河流水巷,才子佳人妙文章 。马蹄行舟万里游,一方嘶鸣一方舟,江河湖海大中华,渊源流长几多秋 。14. 干劲强劲劲非劲,到处共处处非处 。强壮强迫非倔强,勿将长大念为长 。逮捕不是逮老鼠,地壳更非鸡蛋壳 。瞠木结舌不念堂,中华文化永无疆 。15.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16. 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17.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18.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 。19.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20.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长了知识,又让我们和祖国的缘分更近一点!21. 汉文化反而在日本有较多保留,如和服是根据汉服仿制;日本刀是由唐刀演化而来,日本的音乐、建筑保留了大量汉族的古曲和建筑样式(特别是唐代) 。22. 民族文化源于实践,历史记录延续表现,民间基础特色流源,经济全面社会发展,文化熔铸民族活力,维系国家和平统一,融合文化政治经济,提升强大综合国力 。23. 道家无为清净,墨家非攻兼爱,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礼德操守,韩非兵家论道,战国风云汹涌,百家争鸣,思想勃发,传一代英雄儿女情 。24. 汉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等国 。25. 中华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随处见,春秋战国有孔孟,百花争鸣巨人间,汉赋唐诗广流传,宋词元曲非等闲,明清小说人知晓,现代文艺领风骚!26. 华夏文明何其多,四大发明最伟大,辨别方向指南针,人工活字印刷术,不忘造纸与火药,造福人类促发展!2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她兼收并蓄,发展至今,可见其魅力所在 。28.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达成的共识 。29.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摆几本线装书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汉服或唐装,更不是风水、堪舆、预测之学 。通过去芜存菁,国学中的精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30. 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多看点国学,能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 。31. 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时家人团聚,强化了亲缘关系和孝道伦理等因素,每年有这么一个机会一家人欢欢喜喜辞旧迎新,总结过去的一年,为新一年积蓄力量和做精神准备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俯拾即是的为人之要、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领导干部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33. 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之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34. 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