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史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甘肃东南部惟一的回族聚居区 , 但回族聚居区的形成 , 主要还是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年)陕甘两省回民反清斗争失败后 , 清政府把被迫投降的官兵安置到张家川后 , 形成了回族聚居区 。
张家川从元明开始 , 已有少量回族居住 。依据一些零星史料推断 , 其一部分是1225年成吉思汗在结束第一次西征时 , 将被征服国家的“回回”群众编成卫军、亲军、“探马赤军”等 , 协助蒙古军队作战 。或派遣到各地驻防 , 或在中国的西北部屯兵垦田 , 日久便散居各地 , 这些人在内地有的经商、有的从事各种小手工业 。其中有一批“回回”便进入张家川定居屯垦 。据《元史》记载 , 元朝因多次移军屯田和军队的不断转移 , 众多的“回回”军散布西北各地 , 他们就地驻扎屯垦 , 亦兵亦农 , 垦田备战 , 后因军队编入民籍 , 成为民户 , 与当地汉族联姻结亲 , 有一部分定居生活在张家川地区 , 从事农业生产 。第二部分是据《明史》记载 , 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 , 成祖朱隶对海外边远诸国招徕怀柔 , 使西域贡使、商人由新疆吐鲁番、哈密等地进入河西走廊直至关中 , 岁岁不绝 , 且有留居中国的 , 不仅经商 , 还定居为农 。张家川位居关陇交通过往要道 , 是农商具茂的地方 , 一部分商人在经商往来中留居 , 使张家川逐渐形成了回汉民族杂居的情况 。到清代中期 , 由于一部分回族后裔 , 先后以投亲靠友、经商开店、做皮毛生意等方式 , 选择有回民居住的村落和集镇定居 , 境内汉多回少 , 有“汉七回三”之说 , 当时 , 境内大部分为荒山大林 , 耕地少、居民稀 。群众多以一姓一族为聚居处 , 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回族村庄 , 回族人数约占当时总人口的1/4 。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关、西关、上磨、刘堡、梁山一带 。
张家川形成回族聚居区的主要原因是 , 清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年)西北回族反清斗争失败后 , 清政府把被迫投降的官兵安置到甘肃清水、秦安两县境内的张家川镇、恭门镇、龙山镇、胡川、刘堡、平安、张棉驿、川王、连五、梁山、阎家等15个乡镇 。他们大多利用已逃亡或迁徙汉民所遗留的村庄或屋舍居住 , 被安置在张家川的降清回民军共有三部分:一是李得仓部 。李得仓在宁夏固原肖河城降清后 , 其所部“南八营”官兵及群众 , 共有9.62万人 , 被安置在张家川的有3.1万人 , 他们有张家川本地人、礼县盐官人、秦安莲花城人、陕西固关人、陕西巩昌人、甘谷人等 。二是崔伟部 。清政府将在西宁之役失败后被迫投降的崔伟部 , 即陕西风翔籍回民军和眷属共1万余人 , 安插在清水、秦安两县境内的恭门镇、张川镇、龙山镇 。他们是陕西凤翔“三十六坊”人、陕西麟游、渭南人、华亭神峪河人、灵台人、陕西澄城人 。三是毕大才部 。毕大才西宁兵败投降后 , 被安置在张家川地区的官兵及眷属共有3280人 , 他们多为泾阳、三原、蓝田人 , 集中在今连五乡境内 。至此 , 张家川地区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巨大变化 , 由以前的汉民多回民少变为回民多汉民少的回族聚居区 。此后 , 陆续又有回族后裔、亲戚因逃荒或经商留居张家川镇、龙山镇、胡川乡、木河乡一带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 , 又有河南的张、马、丁、白等姓皮毛商20多户连同眷属迁到张家川定居 , 还有因逃荒、经商留居到张家川的外地回族群众 。共同形成了一个以张家川镇为中心 , 人数较多 , 面积较大的回族聚居区 。
清政府把这几部分回族群众安置到张家川地区后 , 便计口授田 , 督其耕种 , 由官府出资配给农具、耕牛、籽种 。耕牛一般是三家或五家一头 。同时 , 清政府还采取各种措施 , 控制这些新被安插的回族群众 。他们曾普遍设立十家长、百家长 , 由官府直接统辖 。并给各户发给良民牌 , 以备随时检验 。当地回族群众不能擅离居处 , 有事外出者 , 须经十家长、百家长许可 , 并由他们上报官府备案 。有人擅自外出 , 十家长、百家长须上报稽查 , 并予处分;如知情不举 , 则重加惩处 。被安插的回族群众亦不能擅自接纳外来回族群众 , 有要求前来定居者 , 即当上报官府 , 由官府询问后再行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