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史( 二 )


在贫瘠、偏僻、荒凉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 , 生息于此的张家川回汉人民靠自己的勤劳、勇敢在这块土地上顽强地生息发展了起来 , 他们征山治水、战天斗地 , 开发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至1953年7月全县共有人口134645人 , 其中 , 回族107716人 , 占人口总数的80%;汉族26919人 , 占19.99%;其他民族10人 , 占0.01% 。1964年5月第二次人口普查时 , 全县共有人口131762人 , 其中 , 回族89186人 , 占人口总数的67.7%;汉族42576人 , 占32.3% , 与1953年相比减少了2883人 。1982年后 , 回族人口有了较大的发展 , 1990年5月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中 , 全县总人口数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 , 八年增加了39692人 , 增长18.49% , 平均每年增加4962人 。至2006年 , 全县共有人口321513人 , 其中 , 回族222746人 , 占人口总数的69.28%;汉族98767人 , 占人口总数的30.72% 。
口承史料所知 , 在清同治以前张家川城有东西之分 , 东城住有张、苏、魏三大姓 , 西城住有汉族;龙山镇城内汉多回少 , 在洪、年、桑、李四大姓中 , 只有李姓才是回族 。从这则史料我们分析:清同治以前张家川城的回汉民族存在戒备心理 , 原因是回汉民族分东西城而居 , 并非回汉同住一城 , 可见回汉民族关系因东西城分开而有隔阂 。而龙山镇城内的回汉民族以杂居而处 , 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团结 。当然 , 民族关系并非能用简单的事象来表述清楚 , 而是综合因素的表现 , 即民族关系的好坏是用不同的事件或因素来表现的 。
在历史上 , 张家川回汉杂居的状况由来已久 , 除个别时期发生过民族仇杀外 , 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回汉民族是和睦的 。在清同治以前 , 张家川回汉民族彼此互相援助 , 解衣送食 , 表现了亲如兄弟般的民族关系 。同治年以后 , 这种友好关系进一步得到加强 。如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闰八月 , 陕西固关回民千余人 , 因受清军和地方团练的胁迫 , 拔眷离境 , 越过关山来到张家川上磨村一带 , 他们向张家川东城的回族兄弟声援并请求收容 , 而东城内的回族人 , 恐怕自己卷入是非的浪潮 , 闭门不纳 。固关回族迫不得已在上磨村附近露宿乞食 。当时 , 上磨东山王家堡子的汉族人民 , 看到固关回族处于背井离乡、缺吃少住的困难境地 , 于是 , 便由汉族人王平安出面 , 一边慰藉固关逃出来的回族百姓 , 一边动员本村汉族人捐衣、捐面、捐粮油 , 他们给固关逃难的回族人送去了温暖 。固关回族百姓非常感激王家堡的汉族人民 , 痛恨张家川东城回族人的绝情 , 于是就编了一首歌谣 , 来表达自己的复杂心情 。这首歌谣唱道:
骑耕牛、过关山 , 大营扎在上磨川 。张家川人太短见(指东城回族) , 关城门、藏米面 , 不如王家堡子王平安 。王平安、真好汉 , 既送油、又送面 , 大牛拴在门外边 。由你吃 , 由你站(住宿) , 同甘共苦度患难 。
从这首歌谣所反映的事实看 , 当时固关回族百姓入甘是迫不得已 , 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战乱 , 张家川东城回族人不收纳固关回族人是怕自己受株连 , 而王家堡的汉族对固关回族的关心 , 尤其从生活上给予接济是出于同情和怜悯 。这样所形成的回汉民族关系是和睦的、友好的 , 这样的回汉民族能在生活上彼此给予帮助 , 他们所形成的回汉民族关系对今天都有影响 。
清同治三年 , 李德仓率众揭竿而起 , 反抗清朝统治 。清政府为了镇压这次起义 , 调集大军扑向张家川城 , 张家川城附近和固关的回族被迫集结于城内 , 他们积极准备应战 。当时的统帅李朝顺(后被李德仓所替代)为了阻挠民族仇杀 , 他不但不主张应战 , 而且让张家川城内的汉族百姓出城 , 以免他们遭到涂炭 , 城内回族响应他的主张放出汉族百姓 。这种回汉民族本无宿怨的举措 , 挽救了张家川城内汉族百姓的性命 , 同时避免了一场破城后的无谓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