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史( 四 )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 , 在张家川临近的庄浪县韩店一带 , 汉族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民国初年 , 韩店村韩某被张家川杜家村回民米某偷去一头耕牛 , 韩某追至米家 , 米拒不承认 , 韩某上告到张家川镇官府 , 官吏怕引起矛盾而不予理睬 , 韩某无奈上宣化岗找马元章 , 元章亲自接待并问明事由 , 马元章茶膳招待韩某 , 并赐银百两 , 让韩某回家买两头耕牛 , 耕田种地 。韩某回到村庄后 , 把马元章解决这件事的方法广为宣传 , 当地汉族赞不绝口 , 称马元章也是汉族人的大善人 。时至今日 , 这些地方的汉族人还念念不忘马元章的恩情 。
民国3年( 1914年) , 河南农民起义军白朗部由陕入甘 , 经过张家川 。由于马元超坐镇运筹 , 他指派代表出面接待白朗部队 , 使白朗军顺利通过张家川 , 张家川的回汉群众未受骚扰 。民国15年后 , 陇南地区的社会因受河湟事件的影响 , 回汉民族互相猜疑 , 彼此防范 , 原来安定和谐的回汉民族关系一时趋于紧张 。马元超不但从教内竭力疏导 , 而且他还向汉族群众积极解释 , 说明张家川回汉民族向来是团结的 , 并无宿怨 , 并从中调和回汉民族关系 , 从而使张家川回汉民族感情趋于融洽 , 地方得以安定 。民国18年(1929年) , 陕甘两省发生饥荒 , 张家川是重灾区 , 马元超拿出道堂的存粮 , 不分回汉民族 , 一律救赈 , 他施药贷谷 , 张家川的回汉民族均受惠至深 。在马元超去世后 , 刘堡一带的汉族群众前来送葬 , 悼念马元超 , 从此他被回汉群众称为“三善人”〔4〕 。民国22年( 1934年) , 陕甘两省官吏、乡绅(以回汉民族为主) , 以及哲合忍耶各坊清真寺、教民慷慨捐款 , 在宣化岗山脚下的交叉路口修建碑坊 , 给马元章、马元超兄弟树碑立传 , 名为“神道碑” 。张家川回汉群众共同悼念马元章、马元超兄弟的活动被一时传为佳话 。
另外 , 这个时期的回汉民族关系在教育方面也表现出团结局面 。如蔡金贵(汉族)在晚年兴办私塾四处(东义学、西义学、王堡义学、刘堡义学) , 他的这种举措给回汉儿童上学提供了方便;高攀桂(汉族)在自己家中兴办私学 , 自己担任教师 , 教学生学习四书五经;马定荣(回族)、李福荣(回族)也同时兴办学校 , 这些行动都令张家川回汉民族所敬仰 。
通过以上的分析 , 我们对历史上的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有如下认识:1.回汉民族交往的密切性 。无论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 , 还是在文化和通婚、民族居住等方面 , 历史上张家川的回汉民族交往都比较频繁和密切 。而且 , 随张家川回汉民族的不断交往 , 他们交往的密切程度会随社会的变迁有所提高 。2.回汉民族关系内容的复杂性 。在历史上 , 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的内容表现在除物质方面的往来以外 , 还会有意识形态的交往 , 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 , 而且这种交往媒介已经影响了当今的民族关系 。当然 , 深层次的宗教信仰也会影响到特定时期的民族关系 。3.回汉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在张家川 , 由于汉民族的文化较为发达 , 回族的传统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大 , 因此回族受汉文化影响下的民族趋同点在增多 。虽然 ,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会加快回汉民族的文化交往 , 但是 , 回汉民族的文化差异性会始终存在 , 正是这些回汉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存在 , 才会导致回汉民族误解和矛盾的发生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回汉民族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 那么这种误解和矛盾进而会发展成民族问题 , 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民族冲突 。4.回汉民族关系存在的长期性 。民族是一种人类现象 , 民族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特别是历史上 ,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 , 张家川回汉民族的发展程度就不可能处在同一发展水平 , 更何况回汉民族间的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 。故此 , 民族存在的长期性便决定了回汉民族关系存在的长期性 。5.回汉民族关系地位的重要性 。张家川地处陇东南 , 又是甘肃省东大门的重镇 , 回汉民族是否团结 , 会直接影响到局部地区的安定 , 加之张家川是两省五县(甘肃省的清水、秦安、庄浪、华亭四县 , 陕西省的陇县)的交界地带 , 回汉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安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