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古诗和赏析( 五 )


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 。
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 。
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 。
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 。
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 。
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
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 。
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 。
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 。
“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 。
“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 。
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 。
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 。
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 。
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 。
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 。
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 。
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 。
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 。
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 。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
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 。
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
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
“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 。
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 。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 。
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 。
“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
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
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 。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
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
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
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1、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