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高效课堂学习心得如何写?

创建高效课堂学习心得
创建高效课堂已一年,经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关于如何创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主要有以下三点心得与体会:
一、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 。”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
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大小比较时”,学生很容易受“正数大小比较”的影响,下意识的认为数值大的数就大而忽略了“负号” 。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学生则能很快走出误区 。通过画数轴,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则能很快发现:负数离0越近的数值越小而数越大 。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摒弃一个个错误的猜测的过程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 。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
二、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数学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
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之前,让学生先自制圆柱与圆锥的模型供上课用,然后通过倒沙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到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从而记忆圆锥的体积公式 。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很快就忘记;看过了,可能只是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 。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
三、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这样,既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