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未行,寻坐与杨玄感有旧,左西海郡司户( 四 )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1、古代的名人有: ①潘濬(?239年) , 字承明 , 武陵汉寿(今湖南汉寿)人 , 蜀汉重臣蒋琬的表弟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东吴势力的重臣 , 长期主管荆州事务 , 官至太常 。②潘安 , 即西晋文学家潘岳 。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 , 堪留卫玠车 。”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岳字安仁 , 今河南中牟人 , 美姿仪 , 少以才名闻世 。③潘美(925991) , 字仲询 , 汉族 , 大名(今河北大名县)人 , 北宋初名将 。父亲潘瞒 。在常山(今正定县)当过军校 。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 , 宋 朝代周后 , 受到重用 , 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 , 镇守扬州、潭州 , 累迁防御使 。开宝三年(970年) , 为行营兵马都部署 , 率军攻灭南汉 。后又参与平南唐、灭北 汉、雁门之战等重要战役 , 被封为韩国公 。④潘季驯(1521.5.281595.5.20)字时良 , 号印川 。明朝湖州府乌程县人(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 。世界水利泰斗 , 德国人恩格斯教授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 , 而缕堤之用为束水 , 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 , 此点非常合理 。” ⑤潘之恒(约1536—1621)字景升 , 号鸾啸生 , 冰华生 , 安徽歙县、岩寺人 , 侨寓金陵(今江苏南京) 。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 。明代戏曲评论家、诗 人 。明嘉靖年间 , 官至中书舍人 , 得汪道昆保荐 , 入“白榆社” 。两试太学未中 , 从此研究古文、诗歌 , 恣情山水 , 所过必录 。与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交好 。⑥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 , 字用微 , 浙江慈溪人 。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 , 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 。著有《求仁录》 。⑦潘耒(1646~1708)清初学者 。字次耕 , 一字稼堂、南村 , 晚号止止居士 , 藏书室名遂初堂、大雅堂 , 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 , 潘柽章弟 。师事徐枋、顾炎武 , 博通经史、历算、音学 。⑧潘玉良(1895—1977年) , 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 , 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 , 与徐悲鸿同学 , 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潘玉良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 , 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 。⑨潘光旦 , 江苏宝山人(今属上海市) 。原名光亶(后以亶字笔画多 , 取其下半改为光旦) , 又名保同 , 号仲昂 , 笔名光旦(见1929《新月》) , 西名Quentinpan 。社会学家 , 优生学家 , 民族学家 。⑩潘梓年 , 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 。创办了《新华日报》 , 并被毛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 , 因此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 。?潘念之(1902—1988) , 又名枫涂、湘澄 , 新昌石磁乡(今儒岙镇)石磁村人 。长期从事政治学和法学研究 , 为我国政治学和法学基本理论的建设和普及做了大量工作 , 被誉为法学、政治学领域的开拓者 , 有“北张(友渔)南潘(念之)”之称 。2、现代的名人有: 潘玮柏、潘源良、潘文杰、潘礼德、潘长江、潘恒生、潘绍聪、潘泰名、潘斌龙、潘粤明、潘耀明、潘之琳、潘雨辰、潘星谊、潘虹、潘美辰、潘越云、潘玲玲、潘嘉丽、潘辰、潘蔚、潘虹樾、潘迎紫、潘阳等等 。潘姓是一个汉字姓氏 ,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 , 潘氏在2007年中国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 , 属于超级大姓系列 , 人口约八百万 , 占全国人口总数0.48% 。朝鲜半岛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
从古到今的彭氏名人 1、囊萤映雪 孙康家里很贫穷 , 买不起灯油 。一天半夜 , 孙康从睡梦中醒来 , 把头侧向窗户时 , 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 。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 , 立即穿好衣服 , 取出书籍 , 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 , 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 , 立即看起书来 , 手脚冻僵了 , 就起身跑一跑 , 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 , 每逢有雪的晚上 , 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 , 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 , 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 , 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 , 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2、牛角挂书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 , 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 , 一边走一边看书 。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 , 慢慢地跟在他后面 , 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 , 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 , 他回答说:“《项羽传》 。”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 , 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 , 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 。”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 , 玄感在黎阳起兵 , 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3、韦编三绝 春秋时期的书 , 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上写字 , 多则几十个字 , 少则八九个字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 , 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 , 便于阅读 。通常 , 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 , 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 , 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 , 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 。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 , 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 , 花了很大的精力 , 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 , 又附注了许多内容 , 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 。通常认为 , 孔子这样读来读去 , 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 , 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 , 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 , 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 4、映月读书 南朝人江泌小时家贫 , 白天要帮助家里做些杂活维持生计 , 晚上他抓紧时间来学习 , 由于买不起烛火 , 就只有站在月光底下读书 , 月亮西坠 。他爬上梯子接着读 , 经常因困倦从梯子上摔下 , 爬起来后接着读书 5、焚膏继晷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 , 通六经百家之学 , 崇尚儒术 , 以提倡古文为职志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 , 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 , 一展抱负与长才 。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 , 但因个性不适官场 , 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 , 颇有失志之感 , 〈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文中叙述国子先生(韩愈自称 , 因曾十载之间 , 浮沉于国子博士之职)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 , 才能有成就 。学问和品德都好 , 未来也不怕被埋没 。” 话都还没说完 , 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 , 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 , 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 , 每天仍是手不释卷 , 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 。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 , 便遭当权者排挤 , 不被重用 , 以致生活困苦不堪 。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 , 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 有哪些对 25 岁左右女生的人生建议?
- 深海|医生为什么不建议吃深海鱼油
- 中介|跳单没签协议算违法吗
- 听完女方的“婚后协议”,男子悔婚,直言:伤人自尊,不愿奉陪了
- 给叔叔阿姨写个人回忆录的建议
- 给教师的建议的读后感大全
- 新东方裁6万员工引热议:俞敏洪没有输,马云没有赢…
- 《小敏家》大结局,上亿网友热议:婚姻下半场,谁都躲不过这4个真
- 影响一生的15个自律法则(建议收藏)
- 离婚财产协议书如何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