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唐诗的诗句?( 二 )


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发出文告,揭露朝廷官吏造成贫富不平的罪恶 。
这个号召很快得到贫苦农民的响应 。
不久,冤句 (今山东曹县北) 。
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 。
黄巢从小读过书,又能骑马射箭 。
他曾经到京城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 。
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 。
他在长安看到唐朝廷的腐败和黑暗,心里十分气愤 。
据说,就在那个时候,他写下了一首咏《菊花》的诗,用菊花作比喻,表示他推翻唐王朝的决心 。
诗中说: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 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接连攻下许多州县,声势 越来越大 。
唐王朝非常恐慌,命令各地将领,镇压起义军 。
但是各地藩镇都害怕跟义军交 锋,互相观望,使唐王朝束手无策 。
唐王朝硬的一套不行,就采用软的手法 。
在起义军攻下蕲州(今湖北蕲春,蕲音qí) 的时候,他们派宦官到蕲州见王仙芝,封他“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衔 。
王仙芝听 得有官做,迷了心窍,表示愿意接受任命 。
黄巢得知这个消息,气极了 。
他带了一群起义将士,到王仙芝那里,狠狠地责备王仙 芝,说:“当初大家起过誓,要同心协力,平定天下,现在你想去当官,叫我们弟兄往哪里 去?” 王仙芝还想搪塞,黄巢抡起拳头,朝王仙芝劈头盖脑地打了过去,打得王仙芝满脸是 血 。
旁边起义将士也你一言,我一语骂王仙芝 。
王仙芝自己知道理亏,只好认错,把唐朝派 来的宦官赶跑 。
经过这番波折,黄巢决定跟王仙芝分两路进军 。
王仙芝向西,黄巢向东 。
不久,王仙芝 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被唐军打败,他本人也被杀死 。
王仙芝失败后,起义军重新会合,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
当时,官军在中原地区力量比较强,起义军进攻河南的时候,唐王朝在洛阳附近集中大 批兵力准备围攻 。
黄巢看出敌人企图,决定选择官军兵力薄弱的地区,带兵南下 。
他们顺利 渡过长江,打进浙东 。
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打下越州、衢州(今浙江衢县);接 着,又劈山开路,打通了从衢州到建州(今福建建瓯)的七百里山路 。
经过一年多的长征,一直打到广州 。
起义军在广州休整以后,岭南地区发生瘟疫 。
黄巢决定带兵北上 。
唐王朝命令荆南节度 使王铎、淮南节度使高骈(音pián)集合大批官军沿路拦击,被黄巢起义军一个个击 破 。
起义大军顺利地渡过长江,吓得高骈推说得了中风症,躲进扬州城不敢应战 。
起义军渡过淮河,向官军将领发出檄文,说:“我们进攻京城,只向皇帝问罪,不干众 人的事 。
你们各守各的地界,不要触犯我们的锋芒!” 各地将领接到檄文,害怕起义军,都想保存实力,不愿为唐王朝卖命 。
消息传到长安,唐僖宗吓得朝着大臣哭哭啼啼 。
公元880年,黄巢带领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潼关 。
潼关周围满山遍野,飘扬着 起义军洁白的大旗,一眼望不到边 。
守潼关的官军还想顽抗 。
黄巢亲自到阵前督战,将士们 见了,一齐欢呼,声音在山谷间回响,震天动地 。
官军将士听了心惊胆战,哪敢抵抗,纷纷 烧掉营寨,四下逃命 。
起义军攻下潼关,唐王朝惊慌失措,唐僖宗和宦官头子田令孜(音zī)带着妃子,逃 到成都去了,来不及逃走的唐朝官员全部出城投降 。
当天下午,黄巢坐着金色轿子,在将士的簇拥下,进入长安城 。
长安百姓扶老携幼,夹 道欢迎 。
起义军大将尚让当场向大家宣布说:“黄王起兵,本来是为了百姓,不会像姓李的 (指唐朝皇帝)那样虐待你们,你们可以安居乐业了 。
”兵士们看到人群里的贫...
古诗词大全满城都是黄金甲的意思
不第后赋菊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 黄巢(?—884),曹州冤句(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西南)人,出生于盐商家庭,富有财产,本人也从事贩卖私盐的活动 。
他长于骑射,爱扶危救急;也爱读书,参加过进士考试,不中 。
黄巢不满于唐王朝的腐朽政治,875年响应王仙芝的起义,在冤句率众起义 。
王仙芝被杀后,黄巢继续战斗,号冲天大将军,深得人民群众拥护,880年攻陷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
起义失败后,黄巢为叛徒所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