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唐诗的诗句?( 五 )


显示出作者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壮志胸怀,不愧是揭竿而起的千古豪杰 。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出自哪里
出自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内容如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意思是: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
创作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 。
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 。
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 。
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
赏析: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 。
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 。
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 。
“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
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 。
“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 。
“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 。
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像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
借物抒怀的诗句
1、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对外欢颜 。
······吾庐独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瑟琶行》),着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
3、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王维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
4、爱民人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