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诗歌,要全。( 七 )


2、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 , 虽然躲避了战乱 , 生活相对安定 , 但仍然心系苍生 , 胸怀国事 。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 , 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 , 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
3、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 他有“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 , 但后来声名远播 , 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 , 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
扩展资料:1、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 。
从记载来看 , 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 , 整体以意行之 , 赞赏古而雄壮 , 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等内容 , 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家了 。
2、同时 , 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 , 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
3、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 , 具有炼字精到 , 对仗工整的特点 , 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
另外 , 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 , 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杜甫诗歌鉴赏, 要求800字左右
——《剑门》鉴赏(诗略)—— 剑门 ,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 。
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 。
其山削壁中断 , 两崖相嵌 , 如门之辟 , 如剑之植 , 故又名剑门山 。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携家眷从秦州同谷转徙成都时 , 途经此地 , 他惊叹于地势之险要 , 联想到由藩镇强大造成的安史之乱 , 意识到剑南之地容易被军阀负险自固、割据称雄 , 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
这首诗的开始八句 , 突兀而起 , 描写了作者初见剑门山那种惊愕的神态 。
如此奇险、雄壮的大山 , 真是地造天设啊!山山相连环绕西南 , 山上的石头犄角都指向北方 。
两崖高耸 , 仿佛墙壁 , 砌垒之状 , 宛如城郭 。
只要有一个人怒而据守 , 即使百万人也莫敢近前!这些生动的描写 , 一方面是采用赋的手法 , 直接描绘山势的雄奇、险要和壮伟 , 展现了壮阔宏大的气势 , 十分形象 , 使人如临其境 。
杨伦说:“宋祁知成都至此 , 咏杜诗首四句 , 叹伏 , 以为实录 。
”(《杜诗镜铨》)诗中用“险”字、“壮”字来形容剑门 , 全篇都从这二字生发开去 。
另一方面 , 更重要的是诗中采用了赋中有兴的手法 , 寄寓了深刻的政治思想 。
尤其是“连山抱西南 , 石角皆北向”二句 , 意蕴丰厚 , 耐人寻味 。
”浦起龙《读杜心解》说:“俱以地险易动立论” , “抱西南 , 见曲为彼护;角北向 , 见显与我敌 。
末欲铲叠嶂之根 。
”诗人从险峻的山势中 , 已经清醒意识到 , 这样险要的地理环境 , 容易被野心家所利用 , 随时都有脱离中央王朝 , 地方割据的危险 。
“石角” , 表面是写山 , 其实是象征那些居心叵测的地方军阀 。
在具体描写的基础上 , 作者针对时事 , 抒发议论 。
诗人先写当前朝廷剥削百姓 , 珠玉等物日往中原 , 故蜀民穷困 , 以至岷山、峨眉山也为之气色凄怆 。
其中“走”字系由《韩诗外传》中化用而来 , 卷六云:“夫珠出于江海 , 玉出于昆山 , 无足而至者 , 犹(同由)主君好之也 。
”这就委婉曲折地指出了唐王朝对四川人民的苛敛和搜刮 , 从而揭示了天下致敌之由 。
之后 , 作者笔锋一转 , 又从历史的角度抒发议论 。
回想上古时代 , 四川未通中原 , 那时人们不分彼此 , 连鸡犬也是随便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