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的诗词鉴赏( 三 )


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
(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 。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恋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竹残,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以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全国II卷)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

(1)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

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
不是为惜春伤怀 。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

1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2006年,浙江卷)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 。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 。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4分)
答案、(1)流水白云
(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

14、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间题 。(2006年,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
山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

答案、(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
(2)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
(3)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2006年,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 。②王罔运(1832 1916),近代著名诗人 。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 。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答案、⑴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 。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
⑵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 。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 。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