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古诗文?( 二 )


人文修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 。
人文精神的表现在之一是对他人的关怀,对人民的关爱,对民族疾苦的同情 。
如古诗《悯农》《古风》《田上》《田家》《伤田家》《蚕妇》《陶者》等等体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
人文精神还体现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
古诗词中就有大量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大量阅读此类文章,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博大,感受万物的奥秘,顿悟人生的真谛 。
从而达到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
多诵读好听又好说的韵文,不仅能让人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可以使好奇心转化为兴趣如读《赠汪伦》时插入“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读《塞下曲》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背《七步诗》插入曹丕、曹植二人之间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孟母三迁的典故 。
背“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讲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这些典故活跃了思维,诱导了和作者产生情感共振效应 。
.在精读一首后,再拓展读其他几首诗,则更能扩大阅读面,激发再研读的兴趣 。
不仅可以培养记忆力,想像力,进而促使其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终身受益 。
古诗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 。
反复诵读,大胆想像,能领略意境美,绘画美 。
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诵,体验情感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领悟诗句的哲理美 。
“一章十遍读,一句十回吟”声情并茂地反复诵读体会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变的精魂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大量诵读古诗文,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比的精妙之处,赏识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底气就足了 。
有了底气,才有灵气,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行文下笔轻松,语言流畅,直至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
古典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炼的文字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气氛,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诗留余味 。
观察是思维的知觉 。
等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那一天的豁然开朗、恍然顿悟之后形成的东西就是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人文素质,就是一辈子的概念 。
当然,古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地继承,在成长过程中体验诗意化的生活,迸发出澎湃的创造活力!自圆其说 ( zì yuán qí shuō )解 释 圆:使圆满,周全;说:观点 。
指说话能使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形容不露破绽 。
出 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踌躇了半天,只得仰承宪意,自圆其说道:'职道的话原是一时愚昧之谈,作不得准的 。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 例 曹禺《王昭君》第五幕:“单于殿下,你自己都不能~了吧 。
”近义词 无懈可击、滴水不漏、天衣无缝反义词 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破绽百出歇后语 王八拍着盖子吹牛灯 谜 百分表;半月谈
为什么要学习古诗 。
有什么用
学古诗是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也是我们一步步向上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向上攀登,超越古人 。
诗句的运用或优美或刚劲,有如画的意境,会让人在阅读以及理解中仿佛身临其境 。
规格整齐,平仄押韵,可以说是先人竭精,结晶之作,在古诗的学习过程中能让人感觉到美,如沐春风 。
当然,在学校的学习中可能会因为要学而学,不能够从自主角度出发,会产生逆反心理,不能不说是应试教育的遗憾 。
现在很多学生都不太重视古诗词的赏析解读,认为考试也就几分,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 。
其实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
古诗词鉴赏更是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成为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要把握其核心的思维方法和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