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古诗文?( 三 )


为什么要学习古诗词呢?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文历经了几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 。
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 。
它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勃发生机 。
让我们诵读古诗文,从而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辈的心境,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加强人文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
中国人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已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及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人文修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 。
人文精神的表现在之一是对他人的关怀,对人民的关爱,对民族疾苦的同情 。
人文精神还体现在与自然的相处中 。
古诗词中就有大量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大量阅读此类文章,让他们体会大自然的博大,感受万物的奥秘,顿悟人生的真谛 。
从而达到丰厚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潜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
诵读古诗词 可以培养记忆力,想像力,进而促使其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终身受益 。
古诗平仄有序,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多读多诵能体味韵律美,音乐美 。
反复诵读,大胆想像,能领略意境美,绘画美 。
诗人或吟咏生情,或感物咏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诵,体验情感美,反复诵读体会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变的精魂 。
大量诵读古诗文,积累着诗的语言,感受着诗的情怀,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领悟词句中比喻、夸张、对比的精妙之处,赏识能力得到提高,语言底气就足了 。
有了底气,才有灵气,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思路更加开阔,想像力进一步增强,行文下笔轻松,语言流畅,直至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
当然,古诗词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地继承,在成长过程中体验诗意化的生活,迸发出澎湃的创造活力!
中国诗词这么美,今天该如何学习古诗词
这个春节假期有所不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成为了最火的节目,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这才发现中国诗歌原来这么美!武亦姝说,自己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是一聊到古诗词她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 。
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
”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学习古诗文也能够让年轻人提升审美素养,提高语言表达层次,对抵御粗鄙的网络语言发挥积极作用 。
中国古诗词韵律齐整,用语凝练,有音乐性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是为“天然美”,常读常背古诗词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和美感 。
此外中国古诗词还具有“内涵美”,体现在情感充沛,具有人格力量 。
目前大部分人学习古诗词还是基于实用主义,尽管中小学教材中古诗词比重较以往有所增加,但教学仍以应试为主,老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意境和美感,留在脑子里的不过是文字符号而已,且只会让学生觉得“好难”“没意思” 。
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学古诗词呢?每一首古诗词,不同人应该有不同的体验,而不是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 。
教师应更多阐释诗词的美妙之处,从艺术和情感两方面讲明其美在何处、妙在何处,引导学生自然地、自发地体会诗词中的温暖和情意 。
本届诗词大会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侯尤雯的诗词量达到近千首 。
侯尤雯的童年也浸润在古诗文中,“别人的诗词可能是爸妈教的,我却是自学的 。
沉浸古诗词之路,让我有了一个非常快乐幸福的童年 。
”关于古诗文背诵和学习,侯尤雯说了四点:一理解、二写、三对比、四背诵 。
一、理解:看到一首诗后,不要忙着背,而是先去理解这首诗的全部意思 。
二、写:在领会这首诗的全部意思后,试着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创作一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