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武夷山的古诗有哪些( 五 )


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意在强调做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 。
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
介绍:【朱熹】 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婺源(今属江西)人 。
绍兴十八年(1148) 进士,任同字主簿 。
淳熙时,曾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监公事,光宗时,知漳 州,入为秘阁修撰 。
宁宗初,官焕章阁待制 。
后被人攻击为伪学,落职致仕 。
所著《晦庵先生文集》一百卷,今存 。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
朱熹 父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
”鉴:镜 。
古人以铜为境,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
③渠:他,指方塘 。
哪得,怎么会 。
如许:这样 。
④蒙冲:战船 。
一毛轻: 轻如一根羽毛 。
【品评】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 。
这有 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 。
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 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 。
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 胜的 。
(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 。
)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 哲理诗 。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 。
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 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 。
如 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 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 。
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 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
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 在 。
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 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
句解:半亩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鉴开〔一鉴开: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
鉴,镜子 。
古时候,镜子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 。
〕,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
将书比作半亩方塘 。
书是长方形的,所以说“半亩方塘” 。
“一鉴开”,以镜子作比,形容方塘极其清澈 。
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云影共徘徊: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
〕 。
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 。
写清澈方塘中倒映的美好景致 。
“天光”“云影”,比喻书中的内容 。
问渠〔渠:它,指水塘 。
〕那〔那:同“哪”,怎么 。
〕得清如许〔如许:如此,这样 。
〕,为〔为:因为 。
〕有源头活水来 。
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活水从源头不断流来 。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
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
山水的诗句山水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鹿柴》)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李白:《关山月}) 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李白:《独坐敬亭山》) 7.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
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9.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1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15.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朱熹简介
(1130——1200)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 。
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 。
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
一、自幼勤奋好学 立志要做圣人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别号晦庵,60岁以后自称晦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