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古诗赏析题目精选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 , 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 , 但是诵读全诗 , 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 , 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 , 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 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 , 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全诗语言质朴 , 想象丰富 , 气势磅礴 , 苍凉悲壮 , 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这是很精当的 。
观沧海赏析
特色] 《观沧海》这首诗 , 从字面看 , 海水、山岛、草木、秋风 , 乃至日月星汉 , 全是眼前景物 , 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 , 在我国文学史上 , 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 。
它不但通篇写景 , 而且独具一格 , 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 , 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 。
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 , 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 , 写得沉雄健爽 , 气象壮阔 , 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
在这首诗中 , 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 。
作者通过写沧海 , 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 , 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 寓情于景中 , 句句写景 , 又是句句抒情 。
“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 , 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 , 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 , 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
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 , 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 。

【《观沧海》古诗赏析题目精选】

作者以沧海自比 , 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 , 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感情奔放 , 却很含蓄 。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 , 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 , 气韵沉雄” 。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 , 气势雄浑 , 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 , 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
这篇古诗是写景的 , 作者寥寥几笔便描绘出竭石山深秋秀美的景色 , 笔法极为朴素.但也写出自己雄心壮志跃然纸上 , 另人动容 , 虽为奸雄 , 但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政治家.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 , 居高临海 , 视野寥廓 , 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
以下十句描写 , 概由此拓展而来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 , 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 。
“澹澹” , 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 , 何其 , 今言“多么” , 是叹美之词 。
“澹澹”而加叹美 , 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 ,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  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 , 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 , 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 , 草木摇落的季节 , 但岛上树木繁茂 , 百草丰美 , 给人生意盎然之感 。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 , 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 , 汹涌起伏 。
这儿 ,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 , 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
在我国文学史上 , 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 , 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 , 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 , 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 , 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 , 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 , 大海汹涌澎湃 ,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 , 草木繁茂 , 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