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四 )


四角蛤蜊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四角蛤蜊,学名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WoRMS已更新为Mactra quadrangularis Reeve,又名白蛤、方形马珂蛤,大连叫白蚬子,是帘蛤目/蛤蜊科/马珂蛤属的一种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外形特点:壳身通体呈白色,略成四角形,细看或触摸能感受到横向细密的螺旋纹理,壳顶很厚并且有点发紫,肉身橙黄,近腹缘黄褐色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分布于俄国、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以及台湾诸岛,中国以辽宁一带居多,栖息于潮间带至潮下带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辽宁双台子河
西施舌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右边贝足像极了舌头
西施舌,学名Hiatula diphos(很多标注学名Mactra antiquata,其实是指西施马珂蛤),又名双线紫蛤,俗称西刀舌,福建、江苏、浙江叫海蚌,台港澳叫西施舌,英文叫Diphos Sanguin,是帘蛤目/紫云蛤科/西施舌属的一种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左Hiatula diphos,右Mactra antiquata
外形特点:个体较大,长度能达100mm以上,呈长椭圆形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包括南海周边国家、中国大陆和台湾、朝鲜半岛等,福建长乐漳港一带最为著名,故又称为“漳港海蚌”;生活于潮间带下区及浅海沙滩,埋栖深度60-70mm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map_of_Mactra_antiquata,Hiatula diphos也是
肉质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盛名远播的筵席佳肴,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台湾曾发生西施舌中毒事件,导致2人死亡,造成西施舌价格暴跌,但现在又很贵了,例如漳港海蚌一个大概是200多元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整理编辑自三立电视台截屏
“鸡汤汆cuan海蚌”是与“佛跳墙”齐名的闽菜;在福建等地方吃饭,如果叫西施舌这道菜,通常上的是西施马珂蛤,古代叫车螯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据说海蚌要鸡汤从高处浇盖
Tips:西施舌Hiatula diphos和西施马珂蛤Mactra antiquata并不同科,台湾叫西施舌的中国叫西施马珂蛤,中国叫西施舌的台湾叫西施马珂蛤,港澳叫贵妃蚌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左边是贵妃蚌,右边应该是西施吧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福建省官方说明图
北极贝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北极贝,学名Mactromeris polynyma(维基和大部分百科引用的Pseudocardium sachalinense在WoRMS查无纪录,仅EOL列为可信),又名库页岛马珂蛤、北极马珂蛤、雨波贝,日本叫姥贝(ウバガイ/ホッキガイ,ubagai/hokkigai),是帘蛤目/蛤蜊科/拟心蛤属的一种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北寄贝,学名Spisula sachalinensis,维基、果壳都认为北寄贝和北极贝是同一种,但知乎碗丸的料理研究却说两者只是同属近亲,并非同一种,论据如北寄贝加热后颜色浅红,而北极贝则是鲜红,北极贝壳长150mm,而北寄贝壳长100mm 。总之,两者极为相似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外形特点:大小一般100mm,壳厚,椭圆形,顶端白色,底端褐色,贝足生时浅粉色或者紫褐色,熟时艳红色;壳表面有生长线,可以估算出北极贝的年龄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主要产自加拿大沿海、朝鲜半岛和日本;栖息在近海泥沙底,壳体埋入十几厘米深,只伸出虹吸管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北极贝生长十分缓慢,需要4~6百思特网年才能上市,寿命长达30年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

map_of_Mactromeris_polynyma
捕捞船捕捞北极贝后会立刻进行清洗、去壳、煮熟和急冻处理,再经过全程冷链运输至市场,所以解冻后即可食用,无需加热,如同刺身一般 。
贝类海鲜|海鲜各种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