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关于豆腐的诗

宋代王老者《豆腐诗》
朝朝只与磨为亲,推转我边无大法 。
译文:每天早晨与磨盘亲近,推着转没有其他方法 。
清代李调元《豆腐诗》
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 。
译文:石膏变化后浓度像酪,水状沫过滤成衣服褶皱 。
宋代朱熹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
译文:种豆苗稀疏,力量腐败 。
明代苏平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 。
译文:传说淮南技术最好,去掉皮看见精华 。
清代林兰痴
莫将腐乳等闲尝,一片冰心六月凉 。
译文:不将腐乳等尝,冰冷六月冷 。
求 关于豆腐的诗

扩展资料:
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相传是在公元前164年,由中国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所发明 。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发明豆腐 。袁翰青以为五代才有豆腐 。
日本学者筱田统根据五代陶谷所著《清异录》“为青阳丞,洁己勤民,肉味不给,日市豆腐数个”,认为豆腐起源于唐朝末期 。
1960年在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的石刻壁画,再度掀起豆腐是否起源汉代的争论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第五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一书的作者黄兴宗,综合各方的见解,偏向与认为打虎亭东汉壁画描写的不是酿酒,而是描写制造豆腐的过程 。
但他认为,汉代发明的豆腐未曾将豆浆加热,乃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当前的豆腐,因此未能进入烹调主流 。 
到宋代豆腐方才成为重要的食品 。南宋诗人陆游记载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面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京城临安的酒铺卖豆腐和煎豆腐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豆腐

有关豆腐的诗句
1、《汉乐府歌辞·淮南王篇》西汉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 。
2、《蜜酒歌》宋·苏东坡脯青苔,炙青莆,烂蒸鹅鸭乃匏壶,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
3、《邻曲》宋·陆游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 。
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 。
乌忏将新犊,青桑长嫩枝 。
丰年多乐事,相劝且伸眉 。
4、《刘秀野蔬食十三诗韵》宋·朱熹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
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
5、《豆腐诗》元·张劭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 。
出匣宁愁方璧碎,忧羹常见白云飞 。
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 。
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 。
6、《豆腐》元·郑允端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 。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 。
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 。

【求 关于豆腐的诗】

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 。
7、《咏豆腐诗》明·苏平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 。
旋转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 。
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
个中滋味谁得知,多在僧家与道家 。
8、《咏菽乳》明·司业孙淮南信士佳,思仙筑高台 。
人老变童彦,鸿宝枕中开 。
异方营齐味,数度见奇瑰 。
作羹传世人,令我忆蓬莱 。
茹荤厌葱韭,此物乃成才 。
戌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 。
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徊 。
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 。
倾待睛浪翻,坐见雪华皑 。
青盐化液卤,隆蜡窜烟煤 。
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 。
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 。
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 。
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 。
9、《豆腐诗二首》清·高士奇(一)藿食终年竟自饮,朝来净饴况清严 。
稀中未藉先砻玉,雪乳初融更点盐 。
味异鸡豚偏不俗,气含蔬笋亦何嫌 。
素餐似我真堪笑,此物惟应久属厌 。
(二)采菽中原未厌贫,好将要求补齐民 。
雅宜蔬水称同调,叵与羔豚厕下陈 。
软骨尔偏谐世味,清虚我欲谢时珍 。
不愁饱食令人重,何肉终渐累此身 。
10、《豆腐诗》清·李调元诸儒底事口悬河,总为夸张豆蜡磨 。
冯异芫萎嗤卒办,石崇齑韭笑调和 。
桐来盐卤醍醐腻,滤出丝罗浊液多 。
宝贵何时须作乐,南出试问落箕么 。
11、《豆腐诗》清·李调元【豆腐脑】家用为宜客非用,合家高会命相依 。
【豆腐皮】石膏化后浓如酪,水沫挑成皱成衣 。
【豆腐丝】剁作银条垂缕骨,划为玉段载脂肥 。
【豆腐干】近来腐价高于肉,只恐贫人不救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