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意明:哪些古代诗词是情理兼备的杰作

古人说“诗言志”,又说“诗缘情” 。“志”为情志,包括理想和情感;“情”为情感 。但在诗歌中,抒情和说理其实并不矛盾 。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其中的“观”就包含观察人生道理和自然物理的意思 。说理的诗,在宋诗和禅诗中尤为多见,构成了古诗词中的一道风景 。
春在枝头
在中国文化史上,禅宗的影响是很大的 。禅宗强调“明心见性”,认为对本心的了解是很重要的 。《坛经》记载:六祖惠能在广州法性寺时,有一次见风吹幡动 。一个僧人说幡动,另一个僧人则说风动,两人争论不休 。惠能上前劝道:“仁者心动 。”透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禅者对心的重视 。
历史上,有很多僧人写诗 。这些诗或反映他们悟道的心路历程,或说明人生的某种哲理,读来常常发人深省 。其中,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载某比丘尼的悟道诗,就非常有名: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
美学家宗白华曾以此诗来说明“美从何处寻”的道理 。他批评这位尼姑: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 。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意 。她在踏遍陇头云时是苦闷的、失望的 。她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心的圈子里了 。
然而,此诗果真应该如此理解么?从表面上看,这首诗似乎是写一位比丘尼四处寻觅春天的过程;往深处思索,其实是在暗示探索真理的艰难历程:
先来看“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 。“春”可以象征美丽的大自然,也同时是真理和道的化身,更是佛教真如、佛性的象征,故这两句交代了历经千山万水、上下求索寻找真理的过程 。但芒鞋踏破,真理依然隐而不现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正揭示了求道悟道的艰难 。
再看后两句,这位比丘尼寻春不见、失望归来,无意中见到枝头梅花初绽,不禁手拈梅花,顿觉香气满溢,已是春意盎然 。这里,梅花是自心的象征,“笑拈梅花”即在自心自性中寻找真理和佛性 。“春在枝头”就是悟出了佛性人人皆有,即心即佛、自性是佛的道理 。由此,这首诗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中“道不远人”“吾心即是宇宙”之理 。
从象征角度讲,春天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外在的美景只是外境,外境必须通过内心才能起作用 。如果一个人能时时处处保持内心的澄明无染,就能不为外境所动,则无往而不是春天 。当然,此诗中的梅花也可以比喻为眼前事物 。这样理解,则此诗又体现了即器存道、一花一世界的道理 。
在禅宗的历史上,还有一首关于赵州禅师的诗偈 。赵州禅师,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 。他幼年出家,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并坚持在艰苦的环境中弘传禅宗心印,接引四方学人 。赵州禅师有一个著名的公案:不管什么人来问道,他的回答往往是“吃茶去” 。这个公案启发了当时的许多禅僧,而且流传后世、历久弥新 。
这首写赵州禅师的诗偈,非常质朴,却直击人心: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它说的是,赵州禅师80岁依然在各地行脚,参访各路高人,因为他对生命还有一丝疑惑,对真理还没有彻底了然 。等到最后明白了,才知道走了那么多路、磨坏了那么多草鞋,只是白白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因为道不在他处,而就在人心之中 。一个人只要善于研究自身、发现真我,便不难明白人生的道理 。用后人的话说,或许就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醉者与醒者
老庄所创立的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任运自然 。他们贬斥世俗价值,强调“哀乐不入吾心”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对文人的影响很大,因而在文人的作品中,道家思想时有反映 。
这方面的经典,可以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为代表: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
在宋人叶梦得的《避暑录话》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苏轼被贬湖北黄冈,有一次喝醉酒,作了一首《临江仙》 。这首词第二天就传开了,并且传说苏轼在作完此词后,将官帽官服挂于江边,驾一叶扁舟,长啸飘然而去 。当时的郡守听说了这个消息又惊又怕,要知道苏轼是以戴罪之身在黄冈劳动改造的,现在突然失踪,地方官的责任就大了 。于是,他急忙赶到苏轼寓所,发现苏轼正鼾声如雷、宿醉未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