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昨夜开艳姿是那首诗里面的句子( 四 )


——颐和园对联 玉泉流贯颐和园墙根 殿阁嵯峨接帝京,阿房当日苦经营 。
只今犹听宫墙水,耗尽民膏是此声 。
颐和园绣漪桥 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 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绣漪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之最南端,亦名锣锅桥,为自水路进入颐和园的门户 。
联语表现的是绣漪桥周围妩媚诱人的景色 。
上联写日景:桥宛如一弯黛眉镶嵌在银白色的湖面上,水中倒映着碧绿的万寿山影 。
下联写月色:水波粼粼,在皎洁如玉的月亮照耀下,湖面荡漾着金色的清波 。
螺黛,画眉之墨,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此指黛眉 。
将桥喻作美人之黛眉,将倒映之青山说成是浮在水面的碧岫,笔墨传神 。
一丸与千叠相对,足见桥之娇巧与湖之浩瀚 。
联语文辞瑰丽,构思奇巧,意境瑰美,就如一幅苍润秀美的水墨画 。
颐和园宜芸馆道存斋 霏红花径和云扫 新绿瓜畦趁雨锄 联语清新幽雅:落英缤纷,花径霏红如霞,云雾之中,有人轻轻打扫;瓜田菜地,一片新绿如玉,细雨湿润,有人慢慢锄草 。
霏红,彩霞般的红色 。
联语用词简练,“趁雨锄”扣紧“宜芸馆”的命名,表现了清新素雅的风格和主人闲适的心境 。
颐和园月波楼 一径竹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月波楼,在颐和嗣昆明.湖中韵南湖岛上 。
联语描绘竹林、花枝、沙滩在月色笼罩下的微妙变化,使楼的周围、远近充盈着一片迷蒙幽静的气氛,意境十分柔和淡雅 。
“月笼沙”三字出杜牧《夜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 。
”联扣月波楼名,甚切 。
颐和园十七孔桥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 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 十七孔桥,横跨于颐和园昆明湖的东堤和南湖岛间,桥由十七个孔券组成,长150米,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 。
上联写水上之桥,下联写桥下之水 。
石桥宛若卧在水上吹不断的彩虹;兰桨使水波回旋,划碎映于水面明亮清澈的月亮 。
照还空,指桥的十七孔.联语描绘水波、明月,水天一色,使这座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富于神韵和气派 。
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 爱新觉罗·玄烨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谐趣园系北京名园颐和园中之园,原名惠山园 。
饮绿亭为其中一水榭,曾名水乐园 。
本联构思奇丽:溪边树梢上一抹彩云飘逸而来,好像触及书房的帷帘;山泉随风流至,仿佛润湿了屋中的砚台 。
书幌,指书斋中的帷幔窗帘 。
墨池,洗笔的水池,借指砚台.联语赋予云、风以生命和动感,...
关于青梅的诗词
1.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2.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 。
拾蕊人稀红渐少,叶底杏青梅小 。
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 。
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
3.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 。
阑珊花落后,寂寞酒醒时 。
坐闷低眉久,行慵举足迟 。
少年君某怪,头白自应知 。
4.千花百草 。
送得春归了 。
拾蕊人稀红渐少 。
叶底杏青梅小 。
小琼闲抱琵琶 。
雪香微透轻纱 。
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 。
5.瑞兽香云轻袅,华堂绣幕低垂 。
人生七十尚为稀 。
况是钓璜新岁 。
登俎青梅的皪,明阑红药芳菲 。
天教眉寿过期颐 。
常对风光沈醉 。
6.鸳鸯翡翠,小小思珍偶 。
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娉娉袅袅,恰近十三余,春未透 。
花枝瘦 。
正是愁时候 。
寻花载酒 。
肯落谁人后 。
只恐远归来,绿成阴、青梅如豆 。
心期得处,每自不由人,长亭柳 。
君知否 。
千里犹回首 。
7.朝来著眼沙头认 。
五两竿摇风色顺 。
佳期学取弄潮儿,人纵无情潮有信 。
纷纷花雨红成阵 。
冷酒青梅寒食近 。
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 。
8.临川好,柳岸转平沙 。
门外澄江丞相宅,坛前乔木列仙家 。
春到满城花 。
行乐处,舞袖卷轻纱 。
谩摘青梅尝煮酒,旋煎白雪试新茶 。
明月上檐牙 。
9.池塘淡淡浮鸂鶒 。
杏花吹尽垂杨碧 。
天气度清明 。
小园新雨晴 。
绿窗描绣罢 。
笑语酴醿下 。
围坐赌青梅 。
困从双脸来 。
10.住近沈香浦,门前蕙草春 。
鸳鸯飞下柘枝新 。
见弄青梅初著、翠罗裙 。
怕唤拈歌扇,嫌催上舞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