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古诗词( 二 )


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 。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 。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 。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
又如王维是一个亦官亦隐的诗人,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再来读他的《竹里馆》,就很容易把握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都写进这美妙无比的景色中了 。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不同 。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 。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作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 。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 。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
此外,由于诗歌不仅讲究凝练,还要讲究韵律,因此,诗的语言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倒装,出现倒装的原因: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 。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 。上举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 。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 。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 。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 。”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 。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 。‘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 。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
第三、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 。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春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就是直接将名词并列成句,既不用动词,也不用连词 。再如杜甫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是典型的语序倒置 。此例按正常语序应是:鹦鹉啄香稻馀粒,凤凰栖碧梧老枝 。当然语序正常了,诗的节拍便失去了,也完全不符合原诗韵律的要求了 。
诗歌中常出现倒装:
①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
②.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