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翻译 山行( 三 )


这种风格,与白居易一派以浅易的语言抒写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判然属于两途 。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
【赏析】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
”这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词鹤立鸡群 。
在高高的竹笼前找不到自己的知音,在庸俗的鸡群还凸显着自己的风度和节操 。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
”此句,从表面上看,是丹顶鹤害怕低下头,头上象征高贵的标志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忧白色的毛色变得不好看 。
从意义上理解,应该还有一层: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圣洁的清白 。
由此,一个清高孤傲,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的丹顶鹤形象便脱颖而出 。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
”转眼四望,觉得鸬鹚毛色污浊,徒有其表而又善于学舌的鹦鹉太娇弱,这两者不仅形象气质欠佳,而且善于侍奉讨好主人,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和主见,更不要说具备一副铮铮的傲骨了 。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
没有知音赏,没有主人的青睐,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 。
丹顶鹤所思的,不仅仅是宝贵的自由,还有知音的赏识,和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 。
本诗也可以说是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寓人 。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
【赏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 。
“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时帘”,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 。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 。
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 。
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 。
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
古诗文翻译
诗句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
注释:霜睛:降霜的晴天 。
轻雷:形容打稻子的声音 。
连枷:打稻脱粒的工具 。
翻译: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像镜子一样,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 。
农民欢笑歌唱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一夜农民挥舞连枷打稻子一直响到天亮。
简析:这首写的是秋天收获后,打谷子的场景,就是说把稻子的米粒给它打出来 。
表达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对劳动的赞美 。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系一长幅四季乡村画卷,描写出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

【古诗 翻译 山行】

这些诗描写了江南农村的诸多方面,将自然风景与农村生活融为一体,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宋代风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