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文运动|唐朝中期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唐朝中期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
在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就是散文,在古代的时候,政府的诏书,官方的历史记录以及重要的政治文件都是以散文的形式完成的,因此其可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实用程度最高的文体了 。
不过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散文的内容形式却经历了多次变化,散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一定的分歧,有的人认为散文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应该和诗歌一样追求言辞的精美,因此他们鼓吹在散文中添加尽可能多的骈文并加入其他修辞手法,一味追求其文学价值的提升 。而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因此他们强调要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
唐代古文运动|唐朝中期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发起者韩愈
这样的分歧在唐朝中期达到了高峰,当时唐朝的主流散文创作是骈俪文体,这让包括韩愈,柳宗元等人在内的文人大为不满,他们希望人们能够更加重视文章的内涵,并且能够将散文的创作与儒家文化联系起来,一起来对抗南朝时期佛教文化对于儒家文化的影响 。而他们的努力被称为古文运动,这次行动对之后中国文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唐代古文运动|唐朝中期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另一领袖柳宗元
古文运动发生的背景和韩愈等人做出的努力在中国历史上散文的发展历程大体经过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东汉之前,那时的散文创作多是以文章内容为主要着眼点,散文的作者们力求阐述清晰的观点,对于修辞的手法和遣词造句的打磨并不是十分上心 。这样的写作方式也是从散文这一文学体裁从出现开始就一直秉持着的 。
这时的散文既有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也包含了西汉时期贾谊等文人所做的策论文章,这些文章中蕴含了先贤们的政治智慧和人生经验,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宝,而这些文章也成为了古文运动中韩愈等人想要效仿对象 。
唐代古文运动|唐朝中期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

先秦时代的多位思想家
不过到了东汉时期,中国的散文创作理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动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与当时其他文学种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知道在西汉时期文学作品的代表有两类,一类是散文,其中以司马迁的《史记》最为出彩 。
而还有一种文学体裁在那个时代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那就是汉赋,其中尤其以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最为令人称道 。在汉赋的发展过程中骈文的写法以及华丽的辞藻逐渐成为汉赋的标志 。而文采也逐渐成为了评价一篇文章好坏的重要因素 。
唐代古文运动|唐朝中期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
到了东汉时期,这样的趋势变得愈发明显,当时的文人们纷纷将注意力放到了修辞技法提升上面,对于散文的内容却不再那么注意 。而在东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坛的风向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改观,尤其是南朝时期,散文的文辞已经从华丽变为颓靡,这让大多数的散文空有艳丽的外形,却只有空洞的内在,这让南朝的文坛变得死气沉沉 。
而在隋唐时期,虽然北方文人的粗犷在一开始革新了文坛的风气,但是当时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依然是南朝的文人,这种注重修辞的文化氛围迅速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 。这样的行文方式甚至影响到了朝堂之上,当时官方的上疏也被要求以骈俪文的方式书写,这让官员们都更加重视文字的搭配而忽略了文章的实
唐代古文运动|唐朝中期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

唐代建造的寺庙
虽然在上疏之外,大臣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这已经对朝政造成了干扰 。而文化界受到的影响则更大,从东晋时期开始,佛教文化就已经在中国文化界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唐朝时期由于几位皇帝的佞佛,这样的情况变得更加明显 。而当时的散文也多以佛教文化中提倡的出世理念作为宗旨,这让儒家文化的发展在唐朝中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韩愈为首的一批文人站了出来,他们提出了用古文的形式来书写散文的理念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是,韩愈对于古文的提倡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内容方面,他认为文章应该有其实际的社会价值,而最能够赋予文章价值的则是其中蕴百思特网含的精神内核 。作为一名坚定的儒家支持者,韩愈认为文章的终极意义就是"文以载道",因此他提倡用散文来阐述儒家学说,并以此澄清当时的社会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