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日的古诗 要有图( 三 )


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
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
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
关于青春的艺术字和图片
http://www.duwenzhang.com/huati/qingchun/index1.html http://www.sanwen8.cn/zhuanti/15_Index.html 一)青春的给予 青春岁月是充满着活力、洋溢着激情的,是人们内心永远的情结;是生命中永恒的话题 。
它之所以耀眼动人,是因为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
站在历史的路口追忆过去,再次眺望百感交集 。
看,铁路事业在改革的浪潮中走过的坎坷历程,几多辛酸,几多自豪 。
在艰辛的历史长河中,豪迈的铁路人一路走来,用自己的青春与全部的汗水,为夺取机制改革的胜利、体制创新的硕果,树起了一座座肃穆的丰碑,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壮歌;把青春化成了一颗颗璀璨的星辰,记载着一次次振奋的辉煌 。
??回眸过去,岁月蹉跎,昨天以如轻烟掠过纵然风霜雨雪,我们都以顽强走过 。
它却包含着成长、快乐、经验,当然也有彷徨、悲伤 。
当那些与人分享的日子逐渐的演化成为记忆时,却发现最真、最美的东西就藏在那看似困难的岁月里 。
过去,勾勒宏伟蓝图的是青春;今天,编织崭新风景的亦是青春 。
带着成熟的芬芳,虽然全心的付出未必会有收获,毕竟拥有便是收获的硕果 。
当代的铁路人的青春,没有豪言壮语为其抒写,亦没有颂歌赞词为其传唱 。
然而,在铁路改革创业的浪潮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却用自己的全部汗水、青春,为步履沉重的铁路事业增添光彩;在洒满前人的汗水与足迹的地方,燃烧自己、奉献自己 。
??还曾记得在踌躇满志、幻想未来的年纪,远离父母来到了陌生、炎热的城市,面对着亲切而又带着丝丝“残酷”体制的公司,和来自全国各处一样怀揣梦想的青春一起,见证青春、体会艰辛,珍存着我们最初做“工人”的体会 。
刚入铁路的时候,工作认真,但只会循规蹈矩,没有积极创新的精神,每天在师傅的带领下,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戴着工作帽,手里拎着工具 。
在近百度的高温环境下,汗流浃背的埋头苦干,没有一丝的风吹过,空气中粘粘的充满了咸湿的气息与浓浓的柴油味 。
看着前辈们一丝不苟地熟练的用工具,为那一个个小小的螺丝、薄薄的垫片而一丝不苟的忙活着 。
在这不尽人意的环境中,老的一代工作者老当益壮,进行着新的长征;年青的一代亦中坚、任重而远道 。
他们为了创优质、保证安全而俯首当“牛”,当鲁迅先生所言的“儒子牛” 。
生活却不由让我主观上的起了转变,从最初的自卑、厌恶逐渐的转变为坦然和放松 。
风华正茂的我们,拥有青春,拥有现在,也拥有未来 。
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把握现在奔向未来,要用饱蘸智慧的画笔去描绘未来的蓝图 。
庆幸能有这样的一段人生经历,庆幸能有这样的锻炼 。
它将是生命中宝贵的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劳动的真正价值,明白了人生意义 。
实习期虽短暂,却给我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教育课,从此面对挫折、荣辱、嫌恶、鄙弃我会释然和坚强 。
??平凡是铁路熟练性工作的本性,执着是铁路人的具有特性,也是铁路运输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
繁忙的春运时节,当人们正悠闲的沏着暖人心肺的热茶、品着美味佳肴,陶醉于喜庆的节日气氛与烟花绽放的缤纷时分,可敬的我儿却正在为了确保列车的正点、安全而挑灯夜战,抢修故障机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