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夏季古诗配画主题( 三 )


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 。
自从1981年美国斯佩里博士关于左右脑分工的理论获得诺贝尔奖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竞相探求形象思维的教育,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均衡地运用左右脑半球的教学法,他们认为:只有绘画的训练才是形象思维的突破点 。
从而促进分析、推理的能力及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感受力,幼儿在美术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知识和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 。
所以作用美术教育所解决的不仅仅是幼儿绘画技能的问题,它开发智力的意义远远超过了画画本身的含义 。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指出:基础教育重在培养人的基础素质,这些基础素质将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其终身受益,素质教育倡导“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美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幼儿美术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初步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欣赏力和表现力;逐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发展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并掌握简单的美术知识及用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由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美术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画是孩子们的共性,幼儿绘画训练的目地是为了开发幼儿智力,使他们学会一个自我独立观察、感觉、组合、表达世界的方法 。
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孩子们自由,还孩子本色 。
只拿“象”与“不象”作为评价一幅幼儿画的好坏标准,势必给人才的培养带来失误,伤了一些孩子的心 。
由于幼儿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十分协调,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但这正是幼儿画的可爱之处,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 。
“对于幼儿来讲,艺术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幼儿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并且被幼儿所接纳” 。
所以,幼儿绘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多的像玩一场游戏,这种“不像”的画正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产物,正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而正是这种游戏锻炼他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的统一能力,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开启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品质,想象力和创造力 。
幼儿画与成人画相比尽管表现形式和技法无法相提并论,但其纯真、质朴的童趣则是成人画所不及的 。
这种纯真、质朴的童趣往往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他们的这...
怎样展示幼儿国画作品
可以在幼儿园的走廊做一个展台,儿童国画怎么教,中国画源远流长,儿童国画越来越被家长、社会、老师所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去繁从简,去粗取精,多多示范,反复练习,从而引导他们用水墨画技巧,大胆地表现自己丰富多采的生活,从而创作出充满童心情趣的作品来,那么儿童国画怎么教呢?一.爱护儿童绘画个性,鼓励他们自由作画 。
儿童眼中的世界丰富多采,富有生气,幼小的心灵有自己的所喜所爱,有不同的见解追求,善恶标准 。
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诱导,让孩子们表现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他们的绘画个性,并且自由地、创造性地用自己的亲身生活体验、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感情 。
这样,就会完成生气勃勃的儿童国画创作 。
二.在实践中锻炼,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 。
勤练多画是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让他们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参加各级各类型的绘画比赛,组织各种形式的绘画作品展览,开展学生作品观摩评比会等,以提高学习兴趣,创造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 。
...
怎样评价幼儿绘画作品
在艺术活动中,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
对幼儿绘画作品更是如此,《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
”我们对幼儿绘画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幼儿对绘画作品的态度,对美的鉴赏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