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赏析( 五 )


但是在“老成尊重”的表象下方杜丽娘的内心深处却积压着长期的郁闷 。她作为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的小姐养尊处优并没有什么生活的负担和痛苦更不存在饥寒的威胁而切身感受最突出的就是对封建阶级内部身心不自由的不满对个人青春、美丽的无端辜负的担忧对将来婚配归宿的严重关注 。这是杜丽娘性格中稳重、文静、温良、柔顺一面之外的抑郁愁烦、焦虑不安的另一面 。杜丽娘表面上“老成尊重”实际上在内心中对自己的处境有着反感对自己的未来存在着深深的忧虑 。但是这一面杜丽娘是竭力克制的被她深深地掩藏在心底 。她对于春天并非无动于衷 。她在准备游玩花园时春香曾说:“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剧作家透过春香之口披露了她的内心 。但是她给自己父母敬酒祝寿本来由于春光明媚才这么做的但她却淡淡地说了两句“娇莺欲语眼见春如许”一点也不流露她对春天的愉悦和忧伤的感情 。在[闹塾]这出戏中调皮的春香十分不满意读那些枯燥乏味的儒家经典故意跟陈最良捣乱杜丽娘与春香本来有同感但她照样装着很认真、很严肃的样貌要处罚放肆的春香 。杜丽娘的庄重、矜持恰恰反映着她排解不开的内心矛盾 。《牡丹亭》表现“情”与“理”的冲突在这出戏中反映得相当具体、生动 。同时
也就在“情”与“理”的冲突中透过春香的“闹学”揭示了杜丽娘的内心矛盾与性格发展 。
[惊梦]这出戏分“游园”和“惊梦”两个部分 。这出戏中表现杜丽娘读了《关雎》诗以后把长期压抑在心底的郁闷忧愁引发了出来 。但是禁闭在深闺里的杜丽娘除了越发苦恼悲哀以外再没有别的办法 。她在春香的提议下到府衙后面的花园里去游玩消遣 。游玩花园本来算不了什么而对杜丽娘来讲却是一种大胆的行为使她长期被压抑的郁闷忧愁逐渐转化为反抗的因素 。她身子挪出了闺房思想上也就开始越出了礼教的限制;她脚步踏进了花园行动上也就开始走向了叛逆的道路 。在“游园”之前杜丽娘为游园精心打扮 。在“游园”过程中先被一片绚烂的景色所吸引可举目一望花园中的建筑却破败不堪可谓“断井颓垣”根本无人料理也无人到那里来岂不辜负了烂漫的春光?杜丽娘把自己比作没有赶上春天开放的牡丹而十分忧伤再也没有游园的兴致了于是情绪颓丧地回到闺房 。以下就转入了“惊梦”部分杜丽娘梦见在花园里会到了一位互相倾心爱慕的少年书生 。杜丽娘“游园”时的哀怨跟鸟语花香的春天景色很不协调然而跟她的处境身分却是十分吻合的 。她由“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联系到自己年轻貌美而面临着一个暗淡的未来落得一个可悲的命运 。在现实生活中她没有出路她既享受不到《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