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诗词!快!(三首以上)( 四 )


天笙寺里,秀月朗照,桂花飘香,一位诗人,徘徊月下,留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身看地,看看是否真的有桂子从月中落下,散在桂花影里 。
这一“寻”字,使得诗中有人,景中有情 。
碧空里的团圆明月,月光里的巍峨山寺和寺中的三秋桂子、婆娑月影,都很美,然而如果不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审美感受,就缺乏诗意 。
着一“寻”字,则这一切客观景物都以抒情主人公的行动为焦点而组合、而移动,都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视觉、嗅觉、触觉乃至整个心灵而变成有情之物 。
于是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意盎然,引人入胜 。
浙江流到杭州城东南,称钱塘江;又东北流,至海门入海 。
自海门涌入的潮水,十分壮观 。
《钱塘候潮图》里这样描写:“常潮远观数百里,若素练横江;稍近,见潮头高数丈,卷云拥雪,混混沌沌,声如雷鼓 。
”正因为“潮头高数丈”,所以作者当年做杭州刺史的时候,躺在郡衙里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壮丽景色 。
“山寺”、“月”、“桂”,本来是静的,主人公“寻桂子”,则是动的 。
以动观静,静者亦动,眼前景物,都跟着主人公的“寻”而移步换形 。
然而这里最吸引人的还不是那移步换形的客观景物,而是主人公“山寺月中寻桂子”的精神境界 。
他有感于山寺里香飘云外的桂花乃“月中种”的神话传说,特来“寻桂子”,究竟为了什么?是想寻到月中落下的桂子亲手种植,给人间以更多的幽香呢,还是神往月中仙境,感慨人世沧桑、探索宇宙的奥秘呢?海潮涌入钱塘江,潮头高数丈,卷云抢拥雪,瞬息万变,这是动的 。
主人公“郡亭枕上看潮头”,其形体当然是静的;但他内心世界,是否也是静的?作者有一首《观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
”不用说,这是他在“郡亭枕上看潮头”时出现的内心活动 。
但难道只此而已,别无其他吗?何况,仅就这些内心活动而言,已蕴含着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哲理,值得人们深思!第三首,照应第一首的结尾和第二首的开头,从“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冠下,追忆苏州往事:“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
”即一而品尝美酒,一面欣赏美女双双起舞 。
“春竹叶”,是对“吴酒一杯”的补充说明 。
张华诗云:“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

【毛泽东的诗词!快!(三首以上)】

”可见“竹叶”本非“吴酒”,这里用“竹叶”主要为了与下句的“芙蓉”在字面上对偶 。
“春”在这里是个形容词 。
所谓“春竹叶”,可以解释成春天酿熟的酒,作者在另一篇诗里就有“瓮头竹叶经春熟”的说法;也可以解释成能给饮者带来春意的酒,作者生活的中唐时代,就有不少名酒以“春”字命名,如“富水春”、“若下春”之类 。
从“春”与“醉”对偶来看,后一种解释也许更符合原意 。
“醉芙蓉”是对“吴娃双舞”的形象描绘 。
以“醉”字形容“芙蓉”,极言那花儿象美人喝醉酒似的红艳 。
“娃”,美女也 。
西施被称为“娃”,吴王夫差为她修建的住宅,叫“馆娃宫” 。
开头不说忆苏州而说“忆吴宫”,既为了与下文协韵,更为了唤起读者对于西施这位绝代美人的联想 。
读到“吴娃双舞醉芙蓉”,这种联想就更加活跃了 。
“吴酒”两句,前宾后主,喝酒,是为观舞助兴,着眼点落在“醉芙蓉”似的“吴娃”身上,因而以“早晚复相逢”收尾 。
“早晚”...
描述“岁月变迁”古诗词有哪些?
1、《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2、《除夜》宋代: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
3、《立春日感怀》明代:于谦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
4、《送魏万之京》唐代: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