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上阕”“下阕”是什么意思?( 六 )


”马融《长笛赋》云:“曲终阕尽 , 余弦更兴 。
”这里两个“阕”字 , 已成为歌曲的单位名词了 。
但是 , 汉魏以来 , 我们还没有见到称一支歌曲或一首乐府诗为一阕的文献 。
直到唐代诗人沈下贤的诗文集中 , 才出现了《文祝延二阕》的标题 , 以后 , 到了宋代 , “阕”字被普遍用作词的单位名词 , 可知这个古字是在晚唐时代开始复活的 。
《墨客挥犀》载天圣年中有女郎卢氏题词于驿舍壁上 , 其序言云:“因成凤栖梧曲于一阕 。
”这是称一首词为一阕的最早记录 。
以后就有苏东坡的如梦今词序云:“戏作两阕 。
”陈去非的法驾导引序云:“得其三而亡其二 , 拟作三阕 。
”马令《南唐书》称李后主“尝作院溪沙二阕” 。
又谓冯延巳“作乐章百余阕 。
”都在北宋时期 。
宋人习惯 , 无论单遍的小令 , 或双曳头的慢词 , 都以一首为一阕 。
分为上下遍的词 , 可以称为上下阕 , 或曰前后阕 。
无论上下或前后 , 合起来还是一阕 , 不能说足二阕 。
近来有人说:“词一片叫做一阕 , 一首词分做两片 , 三片 , 也可以说是两阕 , 三阕 。
”又有人说:“一首词分两段或三段 , 每段叫做一阕 。
”这话非常奇怪 , 不知有什么根据 , 我翻遍宋元以来词集、词话 , 绝没有发现以一首分上下片的词为二阕的例子 。
“阕”字用到后来 , 成为“词”的代用字 。
东坡词序有“作此阕” 。
白石词序有“因度此阕” , “因赋是阕” 。
又金陵人跋欧阳修词云:“荆公尝对客诵永叔小阕 。
”又柳永词云:“砚席尘生 , 新诗小阕 , 等闲都尽废 。
”赵介庵词云:“只因小阕记情亲 , 动君梁上尘 。
”这些“阕”字都代替了“词”字 , “小阕”即是“小词” 。
吴文英词云:“尘笺蠹管 , 断阕经岁慵理 。
”这里的“断阕”是指未完成的词稿 , 离开“阕”字的本义愈来愈远 , 辞书里不会收入了 。
阙阙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 , 是最早的地面建筑之一 , 为帝王宫廷大门外对称的高台 , 一般有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 , 有装饰、缭望等作用 。
阙的种类按其所在位置有:宫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国门阙等 , 分别立于王宫、大型坛庙、陵墓、城门和古时的国门等处 。
诗词里面的仄平是什么意思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 , 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 , 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 , 平声是平调 , 上声是升调 , 去声是降调 , 入声是短调.“中”指的是该处字可平可仄 , 也就是你不必考虑读音问题填任何字都可以.在现代汉语四声中 , 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 , 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 , 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 , 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例如: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 ,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 , 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乐阕是什么意思???乐的读音 阕的意思读音
阙是量词 , 通“阕” , 是“首”的意思一般指诗词的时候用 旧时称全词为一阕 。
阕 , 有写作“阙”的 , 但不比“阕”准确 。
阕 , 用于“词”时 , 其本义为“乐终” 。
词的“初级阶段” , 只有单调 , 后来许多词被叠成双调 。
所以 , 每调也叫“一阕”(分上阕、下阕) , 故有“填词一阕”的说法(也就是现在说的“填词一首”或“填一首词”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