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上阕”“下阕”是什么意思?( 三 )


软沙倚坐稳 , 冷石醉眠醒 。
野膳随行帐 , 华音发从伶 。
数杯君不见 , 都已遣沈冥 。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 , 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 , 在晚唐开始流行 , 到了宋代 , 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
现代人写近体诗 , 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 。
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 , 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 , 读古诗更是如此 。
这些不同 , 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 , 但不一定可靠 , 只有多读多背了 。
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 , 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 。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 , 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 。
”天是平声 , 子是上声 , 万是去声 , 福是入声 , 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 , 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
这四声中 , 最成问题的是入声 。
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 , 考却不是入声 , 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 , 喉咙给阻塞了一下 。
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 , 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 。
在闽南语和粤语中 , 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 , 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 。
以t,p,k收尾的入声 , 并不真地发出t,p,k音 。
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 , 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 。
在入声中 , 只有阻塞 , 没有送气爆破 , 叫做不完全爆破 。

【古诗词里的“上阕”“下阕”是什么意思?】

比如英文的stop , 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 , 并不真地发出p音 , 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 , 这就是不完全爆破 , 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
在普通话中 , 入声已经消失了 。
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 , 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 。
比如...
诗词中的拗句是什么意思
1.格律诗中不合常规平仄格律的句子叫拗句 。
出现拗句 , 一般应采取补救的办法 , 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 。
如"红颜弃轩冕" , 第三字按格律应该平声而用了仄声 , 就把第四字应仄而改用平 。
又如"雨中草色绿堪染 , 水上桃花红欲燃" , 上句第五字该平而用了仄 , 就把下句第五字该仄改为平 。
拗句经过拗救 , 就算合律 。
否则 , 会出现犯孤平﹑失黏等毛病 。
做格律诗旧有"一三五不论 , 二四六分明"的口诀 , 这只是一般的说法 。
因为在五言格律诗中的第三字和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五字的平仄 , 有的是不能轻易更动的 。
不依照一般的平仄的句子 , 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 , 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 。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 , 往往用“救” , 就是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 , 则在本句或者对句的适当位置 , 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 , 以便补救 。
合起来叫作拗救 。
2.指格律诗中间两联中有不依常格的诗 。
1、拗句的概念所谓拗句就是指格律诗句的格律没有按照常规平仄规律 。
首先拗句必须是律句 , 不是律句就谈不上“拗” 。
在律诗中从广义上讲 , 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就是拗 , 就是我们在上面讲的正格和变格中提到的变格 , 所谓变格中涉及的字就是“拗” , 那么变格律句就是拗句了 。
在律诗中我们要说的拗句相对来说也有固定的格式和要求 , 这也是狭义上的拗句 , 我们在具体分析的时候还要分成小拗和大拗来 , 小拗通常是指1、3、5部位平仄格式发生变化 , 大拗是指4、6位置(五言4位 , 七言6位)平仄发生变化 , 下面我们具体讲解 。
2、拗句的救诗人在写作时对律句犯拗的地方想办法进行补救 , 这就是拗救 。
由于近体诗中已经有很多不论平仄的字了 , 那么这类字也就无用拗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