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范文有没有?( 九 )


1、为下文做铺垫 , 推动情节发展 , 使后面的情节感到合情合理 。
2、塑造人物形象 。3、彰显主题 。
师:小说的三要素包括故事情节 , 人物和环境 , 我们来看看林冲这个人 , 在预习学案中我们已经知道 , 他本来是干什么的?
明确: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 。
师:这样一位有社会地位的人 , 他的所作所为跟一般的草莽英雄是不一样的 , 我们就从沧州遇旧知开始 , 林冲如何向李小二解释自己获罪的原因 , 并请同学们注意林冲与李小二在对话中的措辞 。)
① 从“我因恶了高太尉 , 生事陷害 , 受了一场官司 , 刺配到这里 。”“我是罪囚 , 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
这些言谈中能表现出他虽然被刺配 , 看来此时的林冲还是小心翼翼、委曲求全、苟且求安的 。“获罪”“玷辱” 两词中可以看出从某种程度上他从内心已经认可了自己现在的身份 。他安于刑徒生活 ,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 并无反抗复仇之意 。
②想苟且求安的人总似乎不能如愿 , 李小二向林冲描述了两个东京客官的言行引来了林冲的高度重视 。请同学们回归原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一下林冲寻仇的过程中的情绪的变化 。)
(林冲大怒----买刀----寻仇----当晚无事----第二天----又去寻仇----又无事----寻了三五日----林冲也自心下慢了----第六日----却不害我 , 倒与我好差使 , 正不知何意?)
林冲得知陆虞侯密谋之后 , 林冲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但当遍寻不见仇人时 , 又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 , 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 。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 , 幻想得过且过 , 委曲求全 。矛盾冲突起而又伏 , 情节由张而弛 。
③林冲寻仇未果 , 却又被分配到草料场 。当他看到草料场的破败时 , 他又是怎么想的呢?(在草料场 ,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 , 去城中换个泥水匠来修理 。”在古庙前说:“神明庇佑 , 改日来烧纸钱”请同学们分析此时林冲的心理状态 。)林冲准备去修葺这个草屋 , 说明他想改善一下这个环境 , 以便让自己过的稍微舒服一点 , 并且祈求神明庇佑 , 看来林冲只想平平安安度过刑期 , 这是随遇而安的心理表现 。
④草料场火起 , 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陆虞侯等人的对话 , 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 , 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 , 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 。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 , 于是 , 林冲毅然杀死仇人 , 投奔梁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