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诗句加注音( 三 )


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指刚成年 。
指二十岁 。
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
“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 。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
30岁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
始室:三十岁 。
《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
40岁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 。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
50岁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
”艾称年老的 。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
“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
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
——《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 。
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
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 。
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
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
花甲之年:指60岁 。
还历之年:指60岁 。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
耆[q ]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
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 。
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
求8年级下册的所有古诗词 从第五单元开始就是古诗词了,下面你慢慢看 。
《与朱思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现行新教材中用的是“嶂”)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
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