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借对是什么意思

对仗中的特殊类型,或称为假对.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令一词相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B:借音是利用字词之间的同音关系,以甲词(字)来表乙词(字).例如对句用了甲字,对句本来应当使用与甲字意义相类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义上又不合适,于是就选用一个与甲字同音而又字义相关的丙字来结成对仗.俞弁《逸老堂诗话》说:“洪觉范《天厨禁脔》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残春红药在,终日子规啼",以红对子(谐紫),如"住山今十载,明日又迁居",以十对迁(谐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时之兴,唐人多此格,何以穿凿为哉.”文中所举就是“借音对”.
律诗中借对是指
一、1..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 。
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读"智"的音 。
2.通假字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本来是相同或者相近的,因为语音的发展,一部分通假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读音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已经不同了,一部分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依然相同 。
一般说来,通假字应当读被通假字的音 。
例如,罢,本读ba,借作“疲”字,应读pí;内,本读nèi,借作“纳”字,应读纳 。
这些,古汉语字典里都有说明,只要留心查阅就不会错 。
3.另处,在古诗词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古时有旧读音,而现代却已经没有这个旧读音了,或者这些字按古代的音韵规则来说,应该发某个旧读音,但是在现代汉语规范音中却找不到这个旧读音 。
这时,我们就应该以今天的现代汉语规范音来读 。
我们知道,古诗词虽然讲究音韵,但当时并没有像现在的汉语拼音这样严密完善的记音系统,因而许多字的读音追究起来十分复杂,有的已不能准确查考其读法了 。
遇到此类特殊情况,我们应该统一到现在规范音的标准上来,这样更便于教学 。
4.也曾有人把自己构拟的中古音标过唐诗,但如果照此吟出来,恐怕谁都听不懂 。
用普通话来吟诗词,由于古今声韵调的差异,当时谐和的平仄到今天已有许多不谐和了,且尤以韵脚的不协调为突出 。
距离我们时代越古的,不和谐的地方也越多,这是很自然的 。
5..总之,古诗词教学的读音问题十分复杂,我们要把握原则,多查辞书和有关资料,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处理,从而准确把握其读音 。
二、1..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
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
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 。
(《郑伯克段于鄢》) 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 。
(《张释之传》) 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
(《系辞下》)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 。
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 。
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 。
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
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 。
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
2.为什么会产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现象呢?原因很多 。
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