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借对是什么意思( 二 )
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 。
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 。
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 。
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 。
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的:“其始书也,仓卒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 。
”至于有的典籍书已亡佚,后来只能根据某人的口授再笔录流传,笔录之时,也容易注重声而忽视字形 。
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就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所以古书中的许多通假字与其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某通某)是相当固定的 。
3.古书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
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同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 。
清代学者王念孙说得好:“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 。
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解,则诘 为病矣 。
”前人将上面所举例①“庄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为“寐寤”,“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时始觉其生 。
”一觉醒来孩子已生下,又何“惊”之有?所以这样的解释是“以文害辞”,可见明通假对阅读古书的重要 。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三、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 。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 。
主要有:1. 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 。
例如: ① 信以结之,则民不倍 。
(《礼记·缁衣》) 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孟子·公孙丑》) ③ 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
(《庄子·逍遥游》) ④ 没死以闻 。
(《战国策·赵策》) ⑤ 登是南邦...
诗词~文言文中的意向谁能给我说点?常见的,不常见的都要!
1. 菊花——坚贞高洁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
【唐诗中的借对是什么意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
其他如“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
2. 梅花——傲霜斗雪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
3. 松——刚直坚毅松树也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众人讴歌的对象 。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毅刚直,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
4. 莲——表达爱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
”“莲子”即“怜子”,“青”即“情” 。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
- dc宇宙人物|dc宇宙人物实力排名,dc宇宙最强角色人物
- 男生|?男生会跟喜欢的女生借钱吗
- 90后攒钱报告:被借贷毁掉的年轻人?不,这才是真相!
- 《黑暗中的光体》的读后感大全
- 《象群中的蚂蚁》的读后感大全
- 2月14日|2月14日能发1314微信红包吗
- 岁月中的礼物
- 年底了,谢谢生命中的贵人
- 《废墟中的少女侦探2》读后感摘抄
- 无疵不真●梅巧玲烧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