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七 )


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
三、交流,质疑 。
四、学习《出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
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
五、布置作业 。
我们学校响应我的“号召”,全面减负,我这篇教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大家看是不是更简而更精 。
多多指教!!
诗歌分析的步骤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
C. 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 。
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
如何赏析古代诗歌作品 赏析古代的诗歌作品,是我们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进一步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古典诗歌进行分析呢?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这要求我们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 。
如果连诗的本意都没有弄懂,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对一首诗进行分析和鉴赏呢?吴小如先生在讲到诗歌的鉴赏时,曾经提出“通训诂”、“明典故”,这是读懂一首诗的基础 。
对于我们来说,古典诗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语言障碍,对有些诗歌,我们必须依靠前人的注释才能够读懂 。
而且古典诗歌中经常会运用典故,正确地理解典故的含义,对于读懂诗歌也是非常重要的 。
古人云“诗无达诂”,对一首诗的理解自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还是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的,那就是要合乎情理,至少自己感觉这样理解是合乎情理的,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才可能有说服力 。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一是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写作情况,要深入分析诗歌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 。
孟子曾经提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所谓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
比如,我们了解了中唐的政治形势和柳宗元的遭遇之后,也就更能理解《渔翁》中那种回避尘世、寄情山水的处世态度了 。
二是对作品自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较短的作品,如律诗、绝句等可以逐句分析,对较长的作品可以作问题分析或段落分析 。
这是作品分析的主体 。
我们所分析的作品必然具有赏析的价值,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悟,我们写分析文章就是为了把作品的价值展现出来,把自己的体会感悟表达出来,作品的分析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注意辞采,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 。
三是可以结合与作品有可比性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中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
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临洞庭》都是描写洞庭湖的佳作,但是我们通过对比就会发现《登岳阳楼》向我们展示了“诗圣”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悲悯,而《临洞庭》却只囿于对个人遭际的自伤自怜,相比之下,两位诗人的胸襟品格、思想境界高下立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