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的赏析( 三 )


文无情难为好文,散文贵在抒情 。情在文中,文中含情,是散文的一种致高境界 。有“抒情的人道主义者”美名的汪曾祺先生更是“理情”的高手 。他写家乡江苏高邮、写西南联大老师、写同学、甚至写饮食都把“情”注其中 。他在《多年父子成兄弟》一文中,饱满情深,写父亲,“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 。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 。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 。”写父母的相亲相爱之情,“母亲去世后,父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 。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做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 。”笔中有情,“情”现纸上,这种“情”,不仅是一个作家对亲人、故乡的爱,更展现了作家对生活的体味和笔法的把握 。
汪曾祺先生1997年5月离世,在七十七岁生涯中,以写短篇小说闻名见长,写散文自己评价“是副业”,但他的散文却有返璞归真的境界,有静幽致远的雅致,有淡定从容的文华,在我国文坛上应该是别具一格,闻名遐迩,这与他对创作的认识、坦诚的态度是一体相通的,他说:“淡泊,是人品,也是文品 。一个甘于淡泊的作家,才能不去抢行情,争座位;才能真诚地写出自己所感受的那点生活,不耍花招,不欺骗读者 。”这应是汪曾祺先生散文的内置特色 。
汪曾祺散文的赏析三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 。1943年开始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 。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 。1962年调入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 。著有小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对于性灵散文在90年代的繁盛,汪曾祺的功劳是首当其冲,如孙郁所对他的评价:“他的杰出性在于,回复了传统的艺术品格,将非我的艺术,还原到真我的性灵世界 。当代文学的这种精神上的调整,可以说是从他开始的 。”他的散文似道实儒,他对文气的推崇,他从理论到实践对中国传统散文和现代散文的沟通,都可作为他的贡献 。他在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的封面上自述:“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 。间作小考证,亦可喜 。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 。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 。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汪曾祺《蒲桥集·序》作家出版社 2000年7月)这段自评从他的散文的题材和行文特点两方面作了印象式的评价,有益于我们对他的散文的欣赏 。他的散文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