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西域的诗句或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描写丝绸之路的诗句( 二 )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 。
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 。
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个人回来 。
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有关描写西域的诗句或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描写丝绸之路的诗句】

张骞回来以后,向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 。
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 。
之后,由于张骞随卫青出征立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 。
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
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伊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 。
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著名战略 。
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 。
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
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 。
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 。
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 。
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 。
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第二年死去 。
他死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求和亲,武帝把江都公主细君嫁给乌孙王 。
细君死后,汉又以楚王戊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 。
...
有关描写西域的诗句或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描写丝绸之路的诗句

张骞出使西域
http://baike.baidu.com/view/35602.htm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交往的大门,构建了汉与西方国家友好交往的桥梁,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文献记载中可以得到证明 。
第一、 汉武帝在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开始"复事西南夷"张骞一次出使西域回汉后,向汉武帝报告了自己出使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而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
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泽,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
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此载说明汉武帝是在张骞介绍了道可通大夏后才开始命张骞四道并出,向西南方向发展的 。
第二、张骞二次出使西域后,汉开始与西域诸国友好往来张骞加入大将军卫青的军队,官职为校尉 。
因为收集情报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张骞主要负责刺探情报和沿途的给养 。
在北方,卫青率领军队与匈奴人展开激烈的厮杀,正是张骞先前收集的水源和牧草分布资料帮助了汉朝军队,他们赢得了一系列胜利,张骞也因此被封为博望侯 。
张骞不仅开拓了汉与西方诸国贸易的"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使者;同时,也通过它的外交实践,第一次张扬起国与国之间平等、诚信交往的外交理念,为我国汉代昌盛和后世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张骞在回国后的第二年去世 。
他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 。
当时的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
张骞出使西域,接触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是汉朝开始对西域各国有所了解;使汉朝与西域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西域正式归西汉政府管辖打下了基础.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物,保护往来的商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