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西域的诗句或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和描写丝绸之路的诗句( 六 )


张骞大吃一惊,来人不正是那位要求一同回中土的女子吗?张骞问她目的为何,那姑娘垂泪回答:「奴只求回报浇灌之恩 。
」说完力竭倒地不起,随即化成一棵石榴树,正是张骞所失落者 。
张骞恍然大悟,向汉武帝禀报了原委;汉武帝大喜,命花工将之移植御花园中,从此中土就有了石榴 。
后人因此而尊张骞为五月石榴花花神 。
出使西域十三年 让张骞名垂青史的,是他的冒险精神与事功 。
他从西域引进的汗血马、苜蓿、石榴、葡萄、胡瓜等多种动植物,对于汉朝国力的扩充,以及汉民族农业、文化的发展,都有关键性的贡献 。
由于他曾多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的孔道,促进了东西方的了解与交流,才有后来的丝路;可以说,张骞是丝路的开拓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级的英雄人务,和唐朝西行求佛法的玄奘、明朝七次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同为我国最伟大的冒险家;作《史记》的司马迁称他「凿空西域」;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奇男子」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 。
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
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 。
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 。
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
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
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
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 。
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
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 。
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
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 。
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 。
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 。
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 。
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由于张骞等人的沟通,汉朝同西域的往来此后十分频繁 。
汉使把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带回长安 。
西域各族从汉朝得到了丝织品和铁器,还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 。
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们和西域人民的生活 。
总体概括如下:1 促进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2 配合了汉当时的战略安排 3 加速了丝绸之路的开拓 4 从此西域成为中国的传统势力 5 加强了人民对外开拓的精神...
关于张骞出使安息国的故事200字左右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物,保护往来的商旅 。
从此,新疆地区正式归在中央政权的统治下 。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汉朝时我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
汉武帝和张骞的成功谋略为中国赢得了贸易、建设和统一的保障 。
同时,张骞出使西域对中国和西方历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
公元前105年,使者沿着张骞的足迹,来到了今天的伊朗境内,并拜见了安息国国王 。
汉朝使臣在君主的脚下展开了华丽光洁的丝绸,国王非常高兴,以鸵鸟蛋和一个魔术表演团回赠汉武帝 。
这标志着连接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