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一个雨下面一个林念什么

上面一个雨下面一个林为霖字,念:lín 。
1、部首:雨
2、总笔画:16画
3、结构:上下结构
4、释义:久下不停的雨,引申义为恩泽 。
5、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九年》写道:“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 。(翻译:凡是连续下雨三天以上的都称为霖 。)
6、组词:霖雨、霖霖、甘霖、愁霖、霖澍、霖乱、霖漉、沃霖、霖淖、霖霪、淫霖、商霖、作霖
上面一个雨下面一个林念什么

扩展资料 
一、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霖,雨三日已往 。从雨林声 。
白话版《说文解字》:霖,连续下雨三天以上 。字形采用“雨字头”,“林”是声旁 。
二、相关词汇
1、甘霖(gān lín):久旱之后下的雨 。
峻青《秋色赋·在干旱的日子里》:“天旱了,人们去求它普降甘霖 。”
2、霖雨(lín yǔ):连绵大雨、时雨,比喻恩泽甘霖 。
柳亚子《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日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诗:“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
3、愁霖(chóu lín):指雨久使人愁 。
唐代·徐坚撰《初学记》卷三引《纂要》:“雨久曰苦雨,亦曰愁霖 。”(翻译:下雨下久了称作苦雨,也叫雨久使人愁 。)
4、沃霖(wò lín):滋润干旱的大雨 。
宋·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 。”(翻译:寸草不生的地上是烈火烧焦的土地,荒野中没有滋润干旱大地的雨 。)
5、霖漉(lín lù):山水往下流 。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霖漉,谓山水下注也 。(翻译:霖漉就是山水往下流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霖

林逋的诗哪首最有名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林逋(九六七—一O二八)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
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 。
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 。
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
写出这样美的梅花诗,是有他的生活基础的 。
《山园小梅》是一首咏物诗 。
在中国诗史上,有许多诗是通过对物的吟咏,抒发诗人的感情的,通称为咏物诗 。
它与情古诗一样,数量很多,成为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大类 。
咏梅,又是咏物诗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个部分 。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咏过梅花 。
这么大量的咏梅作品中,最为历代读者称道赞赏的,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就是 其中之一 。
诗的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花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百花飘零凋谢,独有梅花却茂盛妍丽地开放 。
小园中只有她占尽美好的风光 。
歌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诗人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品格,这在古典诗词中虽然不算是创见,但是把梅花写得这样美,却是罕有的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诗,历来被读者誉为咏梅的绝唱 。
梅花的美,不同于牡丹的富丽,更不同于桃花的夭艳,而是一种淡雅和娴静的美 。
在这一联诗中,正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这种淡雅和娴静 。
怎么能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呢?作者不是简单直接地介绍,而是写她的姿态,写她的香气 。
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纵横交错,映在清浅明澈的池塘中 。
写的是姿态,但又不是直接写姿态,而是着重写水中的梅影 。
所以,读者更加感到她的摇曳多姿 。
下句,黄昏的淡月下,飘散着缕缕幽香 。
这是写梅花的香气 。
我们中国传统的欣赏趣味,讲究雅和韵,不要求强烈的刺激 。
那种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韵味、情趣就不免略逊一筹 。
这里所写的香气,正是那种淡淡的幽香 。
所以很雅致,很有韵趣 。
而姿态、气味之所以给人这样的美感,是因为作者把这些放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来写 。
疏落的梅枝,是倒映在水中,读者感受到的是摇曳的梅影,着笔处是水,而且是清浅明澈的水;缕缕幽香,是在月下游动飘散,这里,月也是黄昏的初月,是在淡淡的月下 。
这样写,环境气氛,与梅花的姿态幽香显得十分和谐协调,恰到好处 。
可见,历代读者如此欣赏这一联诗是很有道理的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是说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从侧面加强前面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