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背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二 )


小孩子阶段是记忆里最好的事情,虽然不理解诗词古文的意思,但能够轻易的记下来 。
等到长大了,就可以慢慢地把这些知识从脑海中提取出来,然后逐个的琢磨,逐个的理解 。
在我开车接送思源读幼儿园的路上,思源背下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虽然他不理解含义,但是他背的滚瓜烂熟,尤其是《百家姓》,背起来一溜一溜的 。
与之对比的是我,虽然我能够理解这些经文的含义,但是然并卵,我根本就记不住 。
我问思源为什么记得住,他说顺口而已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如果不是少年时多背诗,多做词,长大了,真正理解了愁滋味,你凭什么能力去说出愁是什么 。
看着别人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愁啊愁,愁就白了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时,你就只能一个劲的叹气和喝酒 。
所以,家长们,小孩子学习古诗词古文就是听、读、背,再加上适当的理解 。
能理解了经文的要背诵 。
不理解的经文,只要是好经文的也要背诵 。
让孩子背诵诗词古文真的有意义吗幼读诗歌,未解其意,但是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体会到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
这是童子功,没有几年的阅读基础是难以达成的,这完全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日后的写作和讲演 。
彻底吸收了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待到一定的年纪,诗中蕴藏的情感自然会浮出水面 。
一个人的气质,就藏在他读过的书里 。
小学生光会背古诗不理解什么意思 简说意义,"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 。
"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 。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
一首好诗就是一位良师益友 。
学习古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健康 。
其实诗的好处,是终生受用的 。
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 。
那些不够好的早就淘汰了 。
所以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
”即是在贫困卑贱的地位之中,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想贪赃枉法 。
内心有一种平静,不追求物欲,不为了追求而心惊胆战 。
“幽居靡闷”是说,当一个人幽静地独处,就是没有朋友,也没有烦闷,有诗作为伴侣 。
古人说“尚有古人”,就是说当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古人都变成了朋友,苏东坡、辛弃疾、陶渊明、杜甫……都在眼前,就不会烦闷 。
生活出现不幸,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悲哀忧愁可以借着作诗消解了 。
所以读诗词有莫大的好处 。
诗言志、歌咏言,正是因为在诗词中的学习、漫游与体验中,于诗词中有了自己的感受 。
感受到了唐·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之精神,感受到唐·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情,也领悟了宋·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孤寂,体会到了清·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的境界 。
诗词的诗力、诗理、诗情、诗趣改变性格,使人能够在浮躁中恪守住一份心灵的宁静,重新认识生活,感悟人生 。
从诗词中,学会了一份冷静,一份忍让,一份宽容,一份坚强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真的有必要么 是有必要的 。
小时候被父母要求背古诗,那还是上学前的事,虽然当时小,不明白诗中的意思,但还是背了不少,没想到上学后成了特长,老师夸奖、同学羡慕 。
长大后,又发现小时候的所学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用到:年节假日送礼、微信朋友圈闲侃、和老外聊天、公司产品宣传、朋友开店庆贺……甚至还帮别人写春联,总之,都得益于小时候背古诗打下的那一点基础 。
虽然不能像真正的学者那样“皓首穷经”,但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到这些文化知识,让世界在最普通、最平凡的中国人都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到味道,其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其实,现在所做的工作与小时候所学的某些课程完全不搭界,但仍然会时时感受到小时候打基础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