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 七 )


(二)启发想象 , 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意境 , 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
在古诗学习中 , 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 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 , 初读此诗 , 似觉平易 , 细加欣赏 , 则易中有难 。
寻隐者来的过程 , 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 , 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 , 但诗人仅摘三句 , 答问不多 , 但寓意深刻 。
在教学中 , 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 ,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 , 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括童子的回答 , 并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 , 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 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 , 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 。
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 , 想象丰富 , 对答如流 , 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 , 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 , 初步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感觉的提高 ,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现代教育环境中 , 高中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而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学生对于美术美感的理解和审美观点的走向直接关系到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艺术课程理解的深刻与否 , 正确的审美观有利于学生美术学习的良性发展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善和提高 。
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验 , 认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当有如下方式方法供大家参考 。
一、通过美术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 。
”这其中蕴含着学习文字、语言的深刻道理 , 这种道理在美术教学中同样适用 。
高中学生对美术课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 但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因此 , 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分析著名画作时 , 应当让学生自习体会画作中的构图、色彩、美感、创新之处、想象力和爆发力等内容 。
许多画作乍眼一看觉得很普通 , 但经典画作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能够让人百看不厌 , 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和发现 , 例如阅读著名的画作《最后的晚餐》时 , 开始只是觉得画面充分表达了耶稣遇难的故事梗概 , 再仔细分析画中每个人的表情时 , 发现画作的信息量进一步增大 , 每个人的表情里都有无穷的故事和想象的余地 , 最后再看画作的色调和配色发现都与渲染故事的氛围有关 。
学生在阅读美术作品时也要用“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的方法来阅读美术作品 , 争取每看一遍都有新的领悟和体会 , 由此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就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与升华 。
二、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张力是人们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品内在审美价值的欣赏和深层价值的发掘 , 艺术创作或艺术品在被人们欣赏的过程中 , 人们由此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思考及对艺术价值的发掘、体验是艺术品呈现出扩张并发散出来的艺术魅力 。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 , 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 是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审美情趣的重要方法 。
高中生的美术理解能力有限 , 许多美术作品在学生看来比较难以理解和体会 ,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 , 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和美感 , 势必能够延伸美术作品的艺术深度 , 提升学生的审美张力 ,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
总之 , 高中美术教学中 , 教师应当重视美术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 , 重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 并且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
浅析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 通过抽象思维形成比较科学的概念和理论 , 从而使学生养成勤于动脑、善于动脑的学习思维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