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读后感1000字( 七 )


“背着破背包身无分文就敢上路,有钱就坐灰狗长途汽车,没钱就在沿途伸出大拇指拦车 。坐上免费的顺风车,就可以把钱留着买东西吃 。如果钱不够买吃的,到后厨帮忙洗碗抵饭钱也无所谓 。有时候坐货车噪声大,就和货车司机用近乎吼叫的声音交谈,谈累了就精疲力尽地睡去,醒来又是另一个地方 。
没车就搭别人的车,有车就免费或者让对方付几块汽油钱捎别人一程,有一次被别人编造出来的姑妈可以付车费的故事骗了,也只是哈哈一笑就过了 。有烟抽就分别人抽,没烟抽就在地上捡烟蒂抽 。路上睡过车、睡过帐篷、睡过墙上刻着下流字句的小旅馆,还和伙伴在卡车的车斗里用油布包住自己,就着劣质的威士忌抵御寒冷 。”
无所依靠才可以放浪形骸,难道不是吗?说到底,我们渴望书中那种追随本心不在乎明天生活方式而没有勇气实践,愈发衬托出了书中情节的反叛与散发出的致命吸引力 。但对于凯鲁亚克这个人,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说他就是《在路上》中的萨尔·帕拉迪斯便敷衍了事,这是一顶强加的性格帽子 。他在1949年给作家艾林·哈林顿的一封信中便表明:他只是扮演着一个角色,真实的他,一直是一个内向的不合群的孤僻青年 。
也许这是真的,一个剥离了酒精与药物的清醒的凯鲁亚克 。但是谁在乎呢,大家想要的还是那个“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流浪符号 。
后记:在 1944 年,凯鲁亚克结识了艾伦 · 金斯堡和威廉 · 巴勒斯,前者尚在 “嚎叫” 的前夜,后者依旧对吸毒乐此不疲 。艾伦 · 金斯堡自 1955 年在旧金山六画廊朗诵《嚎叫》以来,在 “垮掉派” 的年代信仰佛教,皈依密宗却研究禅宗,在嬉皮士的年代投身性解放游行、民权抗争和环保运动,在七十年代之后又转而偏向主流,作品还被授予美国国家图书奖,其间很难厘清何为承袭何为开创,只知是自由,是“垮掉”; 威廉 · 巴勒斯也是如此,他比凯鲁亚克和金斯堡都要年长,前半生都在吸毒中度过,却研究禅宗而注重冥想,偏好文学创作,其作品甚至引发了法律诉讼,而他则由此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一站上被告席的作家,后来在朋克年代被奉为 “精神领袖”,“朋克教母” 帕蒂 · 史密斯对他仰慕至极...... 如此也很难以条条框框去限定、去分析 。
关联书籍:
杰克·凯鲁亚克著《孤独旅者》、《达摩流浪者》
艾伦·金斯堡著《嚎叫》
亨利·米勒著《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威廉·巴勒斯著《瘾君子》、《酷儿》、《裸体午餐》 。